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诗日历》5月17日陕西频道荐稿

峻刚行者/诗二首
赵长忠/初见白桑子

诗二首

峻刚行者


乌镇的乌*行

夜斜滑下来,在乌镇
从黛瓦的山斜到檐滴
从船女斗笠的尖到桨入水
拱桥外的长檐笼灯起亮
斗笠下的双眸
与河水起声,夜的斜坡
终得弥漫,踮脚于一塘幽梦

我从子夜路进入乌镇
深皂牌楼右拐弯,一个人的
纪念馆屋顶高矗,落笔入穹
人历经的暗途,其实走过时
大多阳光普照,只是后来
作历史叙述,选择了单色

京杭大运河湾流和水上趸船
与炀帝已无关系, 穿行西栅
青石巷或明或暗的光道
我被切割成好多块身份
散落在不同朝代,而不自知
只是在各个结合处
听到了半月板涌动不止


西塘的塘*行

云压低屋檐,西塘的塘
摁低笠沿,卑微生计
若不是宽阔的一塘水面
真看不到的出口

桥负重的骨气,最易被忽略
走惯坦途的人,水乡处处小心
圩街边飘香的食廊和头戴繁花的
素衣女子会惹你撞个满怀
只是一个盘锦于头一个展琳于塘

塘水慢,这样船能快一点
游人的脚步快,西塘的烟火
就会更慢,粘稠于廊而不开散
小二楼窗棂推开,驻场歌手的吉他
波光粼粼。试图看清笠下的颜容
刚上蓬船,埠对面
那棵高出小镇屋顶的楝树
挥小碎花的紫手绢,香影
跳塘过来

(选自陕西频道  荐稿:党水北)


初见白桑子

赵长忠


来到砍土曼的故乡
卸下背井离乡的行装
风一刮
沙尘打在黑不溜秋的面庞

这到底是为什么
关停乡间的老屋土墙土院
把花朵似的情感借宿给友人
自己重新去漂流远方

棉花和麦地两旁
初见你
像维族老大妈
慈祥地招呼
那里来的巴郎子
渴了吗?
歇歇,缓缓
慢慢地干,渴了吗?
渴了捋一捋,顺一顺

忽然,像百年的老人不见
摇曳的风
桑椹子长发及腰
丰满的树身
凉爽了异乡人的灵魂

(选自陕西频道  荐稿:党水北)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