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丰碑:矗立在村民心中(组诗)

——追记安徽省怀远县魏庄镇马场村党支部原书记施多珍





(一)



时间:2020年4月4日

清明节

地点:安徽省怀远县魏庄镇马场村

人物:36位白发老人



老柳树下

崭新的墓园,刚刚立起

一尊塑像,刚刚安放

36位老人哽咽着:老支书啊

22年啦,俺们终于

了了这桩心愿



墓碑和塑像

镌刻着一个名字

一个全村人

念念不忘的名字---

施多珍





(二)



忆当年

大眼睛,高个头

风华正茂的施多珍

年纪轻轻

就担村支部书记的重任



全村人都知道

他是一个直爽人

一个厚道人

一个一心为大家的人



一根别在腰里的旱烟杆

一身老旧的蓝黑衣裤

一顶泛白的蓝布帽

一辆咯吱乱响的自行车

一本随手写写划划的笔记本

一天到晚,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一干,就是32年





(三)



数九寒天

他带领村民修水利

第一个,赤脚跳进冰水



1991年,百年一遇的洪水

他的身影,总是

出现在浪头之前



省下去医院治病的钱

支持村里办起饮料厂、砂轮厂

培养走南闯北的生意人



红芋稀饭红芋馍

离了红芋不能活

成了全村人遥远的记忆





(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退伍老兵、五保户

时时刻刻,挂在心上

抗美援朝老战士、五保户施有法

他像儿子一样尽孝30年

老人去世,带领全家

披麻戴孝



自学理发技术

义务为村民理发

直到卧床不起

与人为善,帮谁

都要掏出一颗火热的心

十里八乡

人人称赞——大善人





(五)



白天抓生产

晚上办扫盲班

带领村民学文化

演花鼓灯



文明

和谐

孝道

淳朴村风传世





(六)



一个人,活在一个人心中

是爱

一个人,活在一家人心中

是亲情

一个人,活在一村人的心中

是敬仰







相关阅读>>



36位老人,为死去22年的农民立碑塑像,背后原因感人至深


在我的印象中,国家为功臣烈士树碑立传,那是常有的事,而一群(36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最小者也有60多岁,他们为故去22年的一位扶贫村支书立碑塑像,表达缅怀之情却是绝无仅有的。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魏庄镇马场村左侧,那棵老柳树下,新立的墓碑和坐像就是村民对老支书施多珍崇敬的见证。碑文云:他爱村如家,爱民如子,是带领全村治穷致富的“拓荒牛”……  他为何能赢得百姓如此厚爱?他热爱乡土,忘我工作。他是个大眼睛,高个头,直率的一个厚道人。初中下学后,从农民到生产队长,进而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30多年,他说:我虽然是村支书,但我和农民没什么区别,和老百姓比,要说不同,就是肩上多一副重担和责任。

  





从去年开春起“三顾施家门”要为施书记立碑的76岁农民崔怀说:“施书记是个不顾家的好干部,老伴也怪他不顾家,就象卖给了村委会似的,这位腰里别着烟袋、随手带个笔记本的父母官和农民其实就一个样,他整天穿着老旧的蓝上衣,带着旧蓝帽,骑着辆吱吱作响的破自行车,每天忙得象个陀螺,往返于田间村头。曾记得那年冬天,他带领村民修建杨家河水利,赤脚破冰下水掏龙沟,奋战在最险最难的工段。1991年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哪里有危险,哪里就能看到他瘦弱的身影,他为工作处处冲在前,有谁不服气?一次,他在党员会上说:‘我觉得要致富,光靠种田不行,今后必须搞村办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多增加村民收入。’”



施书记一生勤俭,连买烟叶的钱都舍不得花,有时烟瘾上来了,就去田野采一种野生植物填满烟袋窝将就吸。他从县啤酒厂拉回酒糟自家养猪,却很少吃肉,也很少添新衣,他要把节省下来的钱帮助村里更多的五保户老人。



施多珍一生从善若水,是十里八乡群众交口称赞的“大善人”!他自学理发技术,义务给村民服务,他大力支持艺人们下乡演出,安排他们吃住,一位穷苦出身的花鼓灯艺人汲兴河在老支书的支持下,成为了当地宣传阵地上的“一代鼓王”,他的后代至今还记得施书记对他鼓励的话:“如今新社会了,一定要大力宣传党的新方针好政策,移风易俗,反对赌博和封建迷信。”

  





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岁月,他感觉有种使不上的劲儿,哪怕是农民种植一片葱、养上几只鸡都要冒“割尾巴”的风险,灰暗的岁月,群众致富无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多次省下去医院治糖尿病的钱,支持村里创办起饮料厂和砂轮厂,帮助年轻人跑生意、外出务工,使村民逐渐走出贫困,结束了“红芋稀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的艰难岁月。正如那位闻讯跑了十多里路赶来的82岁老奶奶,也要为施多珍书记立碑塑像,她说:“以前穷,想办的事未办。如今富了,我们该了却这桩心愿了!”

施多珍喜爱文艺活动,热爱怀远花鼓灯及地方泗州戏,他白天抓生产,晚上办扫盲班,帮助村民学文化,创立艺术团,团里常常唢呐吹奏锣鼓喧天,非遗文化繁荣了起来,村民们赌博打架斗殴的少了,文明和谐的孝道的好事层出不穷。享誉淮河两岸乃至全国的花鼓灯火了,村里汲兴河成为了著名文伞艺人,后起之秀频摘硕果。村里由于注重文化建设,施书记每年农闲时都请地方名角李宝琴戏曲班子来村唱几场!由于施书记是花鼓灯的非遗艺术传承人,还和泗州戏演员李宝琴一起去北京受过一次领导亲切接见。  



施多珍把村里的退役老兵和五保户时刻挂在心上,72岁的五保户施有法,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义务照顾了三十年,施有法无疾而终时,老支书又率领全家老小二十几口披麻戴孝为其送葬。一年夏天,一个家住三十里外卖冰棒的小伙子,经过马场村里感冒发烧了,自行车也打了炮,他急得直哭,施书记见后不仅帮助他卖完冰棒,还接进家中,直到第二天看好病修好车才让其离开。他还通过回上海的知青,帮助了一批村民去上海就业,如今这些饱经风霜的汉子,部分已成腰缠万贯的老板。上海成功企业家汲绍山得知村里要为老支书立碑的事,专程打来电话,他说“坚决支持老支书立碑塑像,不管花多少钱,全由我一人出。”

  





施多珍抱病工作,他累了、他病了,虽然他用心脏的鼓风机不断吹旺生命之火,欲继续照亮他热爱的事业,但死神却无情地夺走他51岁的生命。他走了,村民们无限悲伤,像失去亲人一样,痛哭了起来。回顾他临行的前三天,邻村几个友好书记都来探望,问他工作为何年年都先进,究竟有什么秘诀?施书记苦笑着说:“我还是那句老话:不要装错钱,不要上错床,心儿永远要放在正当央!”临终当天,施多珍让儿女把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请到身边,拉着他们的手遗憾地说:“我要走了,还有很多工作未完成,请大家齐心协力,带领村民走上更加富裕之路……我的丧事从简,尸体火化。说完依恋地合上双眼。”



病魔无情,人有情。当施多珍离开人世后,村民们眼前还常常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对于这样的基层好书记,即使你说出万千条不同意见,也绝对改变不了他是个响当当的淮北硬汉子!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获骆宾王青年文艺奖,《青年诗人》(全国十佳诗刊)主编。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不参赛,发相关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个人,活在一个人心中

是爱

一个人,活在一家人心中

是亲情

一个人,活在一村人的心中

是敬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飞雪 来自手机 版主 2020-8-23 20:37:33
一个人,活在一个人心中  是爱  一个人,活在一家人心中  是亲情  一个人,活在一村人的心中  是敬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飞雪 来自手机 版主 2020-8-23 20:38:29
人民心中的好支书,老百姓永远的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飞雪 来自手机 版主 2020-8-23 20:38:37
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飞雪 来自手机 版主 2020-8-23 20:39:10
问好老师吉祥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漠飞雪 来自手机 版主 2020-8-23 20:39:26
提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王三鹏 来自手机 金牌会员 2020-8-23 22:09:05
提读!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