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湖之文化苦旅
文/余德华
一
他们来时
向阳湖还唤作乳名
一个颓废的不修边幅的野湖
1969年9月,或许它正蓄着杂乱的胡须
高喊红色口号
他们来时
满脸的疲惫,困惑
他们——抒情的笔弄丢了
泛香的书背不动了
向阳湖一声不吭地收留了他们
它的情愫是贫乏的
它只知道在他们来之前
它的乳名唤作关阳湖
二
向阳湖的冬季
风和雾是安静的样子
蓬松的空气像一张渔网
捂着湖的脾气
翩翩阳光的湖
透着粗砺的灵气
如果这里人迹罕至
水植和栖鸟,风和雾以及那飘逸的冷
多么美的冬季
他们来了
六千文化学子浩浩荡荡
他们被时代聚拢在这里
或许这突然遭遇的冬季
他们与湖都不擅长抒情
但无言的对视
终将要碰撞出火花
他们的太阳依旧灿烂明亮
向着太阳,坚定地命名了湖
三
他们给风谱上曲调
给知了布置黄昏的背景
他们给这南鄂之南的小城
留下89座北京四合院
劳动时,风就演奏着他们的旋律
朗诵着他们苦中作乐的诗篇
雕刻良田万亩,素描四季分明
窑厂*的尘埃哟!喧闹已去
五七*干校哟!课桌椅依然是沉默的模样
红旗*哟!向阳*哟!被遗留在时代的日记里
只有那三桥*,仍然肩负路的使命
他们的文化苦旅的使命
是不是还要引领什么通向历史的深处
是不是还在纠结于那时代的思想汗渍
沈从文旧居,早已人去楼空
向阳湖的风,继续地吹
向阳湖的阳光,依旧灿烂明亮
仿佛这旷世奇缘
从未唤醒什么
备注:标*处的窑厂,五七,红旗,向阳为当时文化部五七干校所辖下乡插队咸宁向阳湖的四个聚集区。标*处的三桥为下放知青修建的三座便桥:红旗桥,五七桥,向阳桥。
向阳湖之良辰美景
文/余德华
一
没有水
向阳湖用他的空皮囊盛满风
阳光让他的眼睛更加干涩
密密麻麻的稻田
夹杂着房屋,鱼塘和高高的杨树
春天,绿色葱郁
秋天,金灿灿的稻浪翻滚
但我更喜欢水
那些人为的良辰美景
总是让大自然措手不及
它们被无序挤兑而黯然失色
没有水
向阳湖与我尴尬为邻
该不该向勤劳的拓荒者致敬
该不该向被驱逐的水花表达歉意
二
我好饿
旧中国的哀嚎像一场噩梦
我的祖祖辈辈与湖为邻
浩瀚的水让他们嫌弃浪漫
他们的胃空空如也
自从向阳湖不能用他的美喂饱他们之后
水就泛滥成了灾
新中国,不能再饿死人了
于是,围堰造田的人群浩浩荡荡
向阳湖突然渺小得多么无助
冬季,当大地把水深深地吸入肺叶
向阳湖顺从地裸露胸怀
当雨季来临的时候
水醒了,却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故居
别了!我的白鹭沙洲
别了!我的绿毡敖包
别了!我的泛着草香的沙发地
別了!我的邻居们
当我化着云彩飘过家乡时
请记得呼唤一声,回家了
当你们在温饱之后的畅想里
请记得在心头悄悄的留下我
当你们的稻浪翻滚时
请记得我也曾这样美地澎湃过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