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发散的思维,有意味的叙述


覃可


以叙述的口吻开始,饶有兴趣地铺开了柞树分叉、分裂的蓬勃姿态,又以感悟或暗示的方式结束,点到即止,引而不发。盛祥兰这首《不断分叉的树》,别有诗趣,别有意味,别具一格,显得含蓄内敛、柔美、隽永。显现了发散思维、经验认知和发现在诗中的重要性。个人的气息和情绪一以贯之,语境自成。

柞树显然是作者熟悉的树木,但作为一个诗写的具象,作者并没有粘滞于此。写的是树,但关注的重点落在“分叉”之上,抓住了特征。在写作上,如何选择和提纯是关键。从实到虚,有节制地延展,是为了进行有意义的叙述,跳脱出来,是为了以最快速、简洁的方法,将写作推升至生命意识的层面,从而呈现蕴含其中的诗意和哲思。

这首诗在取舍之间,言此及彼,讲究言外之意。叙述转换速度快,多处留白,留出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又依靠事物的逻辑、关系或修辞手法进行了内在连接。譬如“懂得分叉的树/也懂得美学原理”,并不需要明确什么原因,如何去懂得。“每一枝分出去的叉/都漂泊在自己的掌纹里/没有返回的路径”。同样没有纠缠于其中的细节,而是运用形象化、暗喻和浓缩等处理弹跳了过去。从而整首诗显得有弹性、简约。

2020.8.23



附:

不断分叉的树


盛祥兰

柞树一边生长,一边分叉
长着长着,就将自己
长成四分五裂
分着分着,就将自己
分得枝繁叶茂

懂得分叉的树
也懂得美学原理
每一枝分出去的叉
都漂泊在自己的掌纹里
没有返回的路径

每一阵风起
都是一次历练
它们愿意向雨水低头
有时,它们颤动
并不代表喜悦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梦泉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萦之,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萦之 版主 2020-9-19 11:41:59
取舍之间,言此及彼,讲究言外之意。

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萦之 发表于 2020-9-19 11:41
取舍之间,言此及彼,讲究言外之意。

欣赏,问好!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