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自身生存环境,源于特殊的身体条件,余秀华的诗歌,往往充满着迥异于常人的生命体验,诗歌气象粗粝顽强,本真而叛逆。由于命运的坎坷,诗歌蕴含的疼痛感,成为文本里强劲的电流,时常给人猝不及防的一击。
《我们爱过又忘记》分为五辑,总共200余首诗歌。在她的后记里,有几个词汇特别醒目:感恩,本真,灵魂,无用。我相信余秀华在成名后,她的孤独感,依然没有消失,这种孤独感,矗立在她的血液里,潜伏下来,一旦夜深人静时,便会吞噬着诗人敏感的心。从另一个角度看,诗歌需要这种孤独感,好的诗歌,定是在静寂孤独的蚌壳里,孕育出的珍珠。
名利,本是浮华缥缈的东西,它不可能随时充当保姆,护佑人的一生,大多时候,每个人,都是独自行走和跋涉。生命,像是我们登上的一列没有回头的列车,一旦踏上,只能抵达终点,不可能中途下车。基于此,诗人在后记里写道:诗,是无用的,我不写自己的灵魂,我能写谁呢?
余秀华的本真,体现在她诗中对人、事、物的不加掩饰的原生态观点,虽然有时尖锐、刺耳,但极具洞察力,她诗歌中绝望,疼痛元素,不仅是她个人的生命体验,也是茫茫人海里,无数卑微生命心灵挣扎的见证,因此能够引起读者的感同身受。
本诗集,以爱情主线贯通始终,文本不仅仅展现俗世男女之爱,亦有亲情友情和乡土歌咏,它们共同点是真挚、深彻,触动心怀。她可以兴之所至,欢喜时如一只燕雀,啁啾啼鸣,伤感时,也会把尘世描摹成悬崖,峭拔幽深。
在她的诗歌文本里,她脱下了现实生活里保护自己的“厚重的鳞片、刺猬的皮囊”,让诗歌回归该有的成色,她的诗歌美学里有倔强、叛逆因子。而这种天然的质地,塑造了她关于爱情的诗歌基调:刀锋上的爱,爱得热烈,虚幻,爱得温情,而又痛彻心扉。
在赖以生存的诗歌精神殿堂里,她还原了一种虔诚的姿态,这与现实中,那个经常有“惊世骇俗”言论的余秀华,大相径庭。在诗歌里,诗人回归静谧,聚焦心灵困境,聚焦爱情里,现实与理想的博弈,演绎她与另一个自己,灵魂的真诚告白。《我们爱过又忘记》中不少爱情主题诗歌,深挚隽永,荡气回肠。
第一辑中的《爱》,诗人对于爱,进行了多重透视,有对日常生活的爱,“麻雀扑腾细微而金黄的响声”,有对魂牵梦萦异性的爱,更有对故乡“山水荡漾的爱”,她的这种爱,饱含“庙堂”的敬畏,她的爱,有着“流着泪,但是守口如瓶”干净绵软的质地。
《你在水面下看到的是我的脸》里,“刀锋、白骨、割裂、灰烬”几个触目惊心的词,让这首诗歌,成为诗人爱的宣言。为了爱,她可以决绝、义无反顾,对于爱,诗人愿意终其一生,与命运抗衡,虽然诗人知道这样的行为,等于飞蛾扑火。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付出与得到,反差太大,对于这不平等的爱,诗人不断地诘问、甚至控诉命运不公。而正是这种不幸的命运,造就了她的诗歌悲怆美学的底色。
《若我死去》是第二辑中可以反复诵读的一首诗,诗人对于死后灵魂的安居,有三个夙愿,一是给故乡钟祥,一是给土地,一是给流水。“钟祥有花开,我就是蝴蝶,钟祥有春天,我就是爱情,我希望身体上长出树,鸟巢和云朵”,她希望有人在流水一样的时光里,能够聆听她炙热的爱恋故事。
在本集里,诗人写了多首友情赠别诗,诗思渺远,诗情真挚,第二辑中《他说:坟头的花草里藏着鸟雀啾啾》,是赠与诗人小引的,她把时空拉开作为切入的角度“他必然会在民国的一个巷子里沽满酒”,再用超现实手法演绎诗情“一个借肉体沉醉,一个靠魂魄清醒”,同时在肃穆的语境里,不乏夸张幽默的诗思“人间的花草我们爱的不够,必将站上坟头找我们算账,而如果你在人间,我就会指给它们光明的路径”。
在第三辑里,《麦子黄了》是可以体现此本诗集美学精神的一首诗,她通过一个十八岁的傻妹妹的命运描绘,勾勒出生存困境的悲怆,体现诗人悲悯烛照的情怀。
其中“生存的船只摸黑靠岸,我们凿开船底,饮水取暖”,“我们把她打进一颗小小的麦粒吧,然后把她放进我们的胃里”,“在这之前,她会在每一次闪电里蜕下十八年的悲伤”,这些有着刀锋样质感的诗句,无不令人感到震撼,感受“一粒泣血的麦子,如何锻打成一枚金黄的麦粒,这人间的舍利子修炼的锥心之痛”,这种超拔想象力,互文的艺术手法,无不令人沉溺于诗境中,而久久不能自拔。
第四辑中的《我与春天的距离》,与其他诗歌相比,它的音调,特别高亢,诗歌节奏快速,铿锵有力。排比的句式,一浪接着一浪,呈现出诗人对于形而上的春天,独特的诠释。这不仅是对于爱情,对于幸福的呼告,更是对于蓬勃生命本质的浪漫主义的解构和旁白,“我要砍下双足,去靠近你,我要卸下双臂,拥抱你”,“让雷电从我的胸膛呼啸而过,让闪电从我的左眼回到右眼”
《假设》是诗人在第五辑中,描绘明媚和暗影交织的一首爱情诗,是她千百次憧憬的甜蜜爱情的聚焦。“她的红褂子里红透却没有人摘到的秘密”,“只有你走过的路,才值得重走一遍,只有你存在的地方才是人间,只有爱你的时候,我是女人”。
通过这些缠绵悱恻,极具冲击力的诗句,令人体会到人间爱情的醇美。在诗的末尾,这种虚幻的爱情,终究没有落地。诗人很多类似的情诗,都带有一种深度的惆怅。强烈的在场感,也让读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但即使这样,也不影响我们对于诗人抗争命运的勇气的嘉许。因为,对于一个先天失去健康,命运多舛的诗人而言,没有这种爱情诗歌的抚慰和滋养,诗人的灵魂,会更加不安和痛苦。放眼尘寰,生命脆弱,人生苦短,如果没有诗歌,没有爱情这种心灵的泉水浇灌,尘世,便会变成干涸的荒漠,毫无意义。
里尔克通过他的诗歌《豹》,释放了囚禁的灵魂,茨维塔耶娃通过《我想和你一起生活》,释放了一簇内心幽微绵长爱的火焰。而余秀华的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会让我们再次审视健康和爱情,故土和乡愁,体味在尘世蚌壳里孕育出的珍珠—爱情的百转千回。
附《我们爱过又忘记》诗集中两首
1、 爱
阳光好的院子里,麻雀扑腾细微而金黄的响声
枯萎的月季花叶子也是好的
时光有序。而生活总是把好的一面给人看
另外的一面,是要爱的
我会遇见最好的山水,最好的人
他们所在的地方都是我的祖国
是我能够听见星座之间对话的庙堂
而我在这里,在这样的时辰里
世界把山水荡漾给我看
它有多大的秘密,就打开多大的天空
这个时候,我被秘密击中
流着泪,但是守口如瓶
2、 麦子黄了
我们举着灯盏去看一看屋后的麦地吧
我们在雨水盛大的时候去看一看麦子
去年的承诺和响声还在胃里,你走路的时候需要小心
把手电筒亮起来,我们跨过苏醒的青蛇,蟋蟀,飘忽的花香
在雷声停下之前,看一看麦子泛黄的过程
挨着麦子坐下,一棵麦子在为我们挡雨
说吧,说你多么爱我,爱这样的雨夜,和没有边界的麦田
生存的船只摸黑靠岸
我们凿开船底,饮水取暖
麦子一夜之间的变化,您把我的手捏得生疼
三叔依然流落在远方,傻妹妹已经病入膏肓
我们把她打进一颗小小的麦粒吧
然后把她放进我们的胃里,她的每一次疼痛
都会靠在我们生命最近的地方
在这之前,她会在每一次闪电里蜕下十八年的悲伤
明天的黎明会是什么样子呢
你听到麦浪的呼啸了吗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