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萧水金 论坛元老   /  2022-5-5 19:54  /   211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复初(文艺简评)

/萧水金

若非别才别趣之天赋极高,特情特意之灵机异动,而诗文写到太过通顺时,难免失于轻浮流痞,像不能止泄的鸡汤一样。这是比稚嫩更糟糕的生态,相当于被文化强奸到破罐子破摔、烂船把作烂船扒,毫无检点之心、逆起之力。此时,要懂得停笔断笔,像休止符处换口气,更像自划一条红杠撑住风骨,堤坝一样与汤汁流沙区别开来,图修别开生面。可以把这叫做思维复初,或者能量归元。

从来不要轻看任何有名头的人,但相对于文本,又有必要看轻任何名头。缘于个性、严于审美、深于思索的文本自可生傲,傲视群雄,鹤立鸡群。若诗人都没有独特的思想,诗坛也就应该彻底垮掉了。陈词滥调之外,先要有点特别的意思,才可能会有点别具一格的诗意。

有人说"诗歌不是用来讲道理的",便大都就此躺平,不务逻辑,不劳神费力,甚至不用文理。这就太过容易被人,特别是被名人、名言,被评家,拉下水了。没有错,诗歌确实不是用来讲道理的,但如果一首诗歌,毫无道理,毫无意思,它就自然毫无诗意,甚至根本诗歌不成立。殊不知,诗歌所要讲的当然不是死缠烂打、软磨硬泡、可黑可白、可颠倒是非的公婆之争、家长里短之道与政治家的成王败寇之理,而是铁板钉钉、刻骨铭心的真理。真理比道理高了好几级。之所以诗歌是文学桂冠的顶上明珠,也就是这个缘由。

诗歌不是讲道理,但最起码也是让道理现身。说法以摆事实,亮物证,出形象,察秋毫,尽量以一种客观呈现让主观脱于臆断、达于融通;让道理不言而喻,真实可信。善恶自断,美丑分明,真假清辨,荣辱自取,从而实现从之如流。

出于悟化人性与真理性质的岿然自若、本朴自然、真实生动,顶好的诗歌才具有雷打不动的吸引力与说服力。再加之具体事实、细节、意象形象,以人所不察的角度和情感润色,生动特别地裁制出华丽外衣,便有了亘古不变的神采。可以说,诗歌是用来让道理变得更好的,辟如变得更有趣、更生动、更感人、更发人深省,而没有一本正经、道貌岸然的强加硬套、死板教棍样,让人反感。

因此,不管是练笔,还是追求发表;也不管谁谁谁有多红,文章千万莫受流俗烟火与一家之言把自身风骨熏成老腊肉、熬成淡鸡汤,但求自身风骨被斧正到清秀出奇。培养语感、审美感的敏锐深通之外,文艺的唯一独特好处,就在于你修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会给你思想与机会让道理出神入化,返朴归真,或者与真理更近一点,与自身、与本真更亲一点。

(2022.01.09)
35596AF4-6D21-449C-B5A3-97CF8591C1ED-11555-0000179A39805ACE_tmp.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萧水金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5-5 19:56:19
有人说读我的文章,感到很温暖。有人说读我的文章,如同享用文化大餐。这都使我很安慰,那么稿费就算了,不要了。[微笑][微笑][抱拳][咖啡][咖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萧水金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5-6 10:29:16
问好主编老家梦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成永军 来自手机 高级会员 2022-5-18 22:09:45
好诗好评,悦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