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诗作者简介:

张勇敢,本名张浩,1994年生于福建宁化,现为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



《命运指引你吃掉一颗土豆》


椒盐里脊,或者地三鲜
在成为你的盘中餐之前
它们各自拥有一颗完整的土豆
一间环绕式集体宿舍和勤于挖掘的大伯

在公寓二食堂,我把一小块土豆送进嘴里
享受它周身轻度的麻,在口腔内扩散
此时,在爱尔兰,谢默斯·希尼的祖父
正手把手教导他的儿子,有关于挖掘的艺术

在闽西北的农村,我的祖父从没种过土豆
我的父亲也从没种过土豆
这对一世的仇人不多的交集
只在水稻田和烟叶地里短暂的存在过

后来水稻染上稻瘟病,粮食歉收
大片绿油油的烟叶送进烤烟房,成了一堆焦炭
祖父在一次家庭争吵中服药去世
父亲背上行囊,去了晋江

一颗土豆的一生也是
一棵水稻、一片烟叶的一生
在我们匆忙的脚步中,只有少许人停下来
细细品尝过这人间的滋味




………………………………………………………………




        命运的观点自古源远流长。命运又解为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规则,命指生命,运即经验历程(百度)。有人说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又有人说命运是不可改变的。而诗人张勇敢这首诗里的命运介乎这二者之间。

        “命运指引你吃掉这颗土豆”,题目本身蕴含的意义即为这首诗的展开提供了路径与指引,到底是怎样的命运,是谁的命运会与一颗土豆联系在一起,并促使诗人写下这首诗歌。

        而此时诗人正坐在公寓二食堂里用餐,他面前有两道菜,“在成为你的盘中餐之前 / 它们各自拥有一颗完整的土豆 / 一间环绕式集体宿舍和勤于挖掘的大伯”,诗人以直接呈现的方式,为我们交代了这几条线索,简洁明了的同时有效地激发起阅读者的好奇心。他想起身在爱尔兰的诗人谢默斯·希尼(世代务农的家庭,这里暗示了与诗人张勇敢的家族身份吻合,同时,希尼也曾写过一首《挖掘》),那位“祖父正手把手教导他的儿子,有关于挖掘的艺术”。注意,诗人正是以务农这个身份引发“挖掘”这个词,由此关联,诗人想起自己的家乡,“在闽西北的农村,我的祖父从没种过土豆 / 我的父亲也从没种过土豆” 因此,土豆才成为自然而然的“土豆”,并与第一段的叙述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的祖父与父亲,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正好验证了中国乡村部分家庭的父与子关系,暗合了普遍现象之命运使然。“这对一世的仇人不多的交集 / 只在水稻田和烟叶地里短暂的存在过”,常年困苦沉重的生活,使这对父子间几乎是以一种漠然的,甚至仇恨的方式存在,以致悲剧进一步加剧,“后来水稻染上稻瘟病,粮食歉收 / 大片绿油油的烟叶送进烤烟房,成了一堆焦炭 / 祖父在一次家庭争吵中服药去世 / 父亲背上行囊,去了晋江”。读到这里,我不禁难以自止,唏嘘不已。想必诗人更是如此,但他极度平静的叙述,更使这一切凸显其悲剧色彩,使宿命般的绝望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一颗土豆的一生也是 / 一棵水稻、一片烟叶的一生 / 在我们匆忙的脚步中,只有少许人停下来 / 细细品尝过这人间的滋味”,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既有命定的必然亦有经验历程的变数与偶然,有其因,有其果。正如诗人一开始的陈述,命运指引你吃掉一颗土豆,这人间的滋味,正是要由每一个人自己去品尝。

        这首诗叙述简洁准确,情感隐忍克制,线索的平行推动与事件的关联吻合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我惊讶于这位年轻诗人成熟的诗写技艺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深度思考,当我在阅读中经历这番跌宕起伏的命运时,也细细品尝了一颗自己的土豆。由此我愿意看到,一颗颗新的土豆经由诗人的思想与双手被重新播种,被重新创造。




胡翠南
2020-8-5
IMG_20201030_103119.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叙述简洁准确,情感隐忍克制,线索的平行推动与事件的关联吻合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凉 发表于 2022-6-8 08:21
叙述简洁准确,情感隐忍克制,线索的平行推动与事件的关联吻合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拜读。确实好诗,有通筋达络的评的指引,可以直达诗意。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凉 发表于 2022-6-8 08:22
拜读。确实好诗,有通筋达络的评的指引,可以直达诗意。

诗人有一种自一个点扩散开来并有力把控语言的天然能力 ,读来思域宽阔,回响悠久。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萦之 版主 2022-6-8 12:32:06
叙述简洁准确,情感隐忍克制,线索的平行推动与事件的关联吻合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胡翠南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6-8 16:20:06
感谢楼上二位老师的留言评点,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