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诗作者简介:

陈小三,又名巫嘎。1972年11月生于福建谢地村。“三明诗群”成员。作品散见于各类诗刊。曾获水沫诗歌奖、后天诗歌奖。著有诗集《交谊舞》。现居拉萨。



《偏袒》


冬日灰白的山道上
夕阳中金色的风
像蜜蜂消失
又遇上那个老年喇嘛
我放下手中的泉水合掌致意
我们算是熟人了
所以我问他冷不冷
他说不冷,冷的话可以这样
他把绛红色的披单拉过来
遮住裸露的右肩和胳膊
又拉回去,仍旧偏袒着
那一座薄雪的山




………………………………………………………




        去年(2019年10月)我和亲友去了一趟西藏,陈小三在大昭寺附近的甜茶馆等了我们一个下午,一个人喝了好几壶甜茶。那时,西藏的天空蓝得透明,雪山耀眼让人有些恍惚。

        认识陈小三很多年了。他从福建移居到西藏也已经很多年了。除了谢地(诗人的出生地),西藏已经是他的第二个故乡。我问他习惯了吗?他说习惯了。习惯了看“冬日灰白的山道上 / 夕阳中金色的风 / 像蜜蜂消失”,这就是自家的山道,自家的风,蜜蜂也是自家的小邻居,灰白与金色构成一幅温暖明亮的生活图景。“又遇上那个老年喇嘛 / 我放下手中的泉水合掌致意”,与福建不同的是,这里有最高的雪山,有受人尊敬的喇嘛,一切都呈现出祥和宁静,一切都令人心安。我们知道,喇嘛是藏传佛教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为对藏传佛教僧侣之尊称。“嘛”是对待一切众生犹如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慈悲,是慈悲至高无上的意思,这样至高无上慈爱的人,叫做“喇嘛”(百度)。

        “我问他冷不冷 / 他说不冷,冷的话可以这样 / 他把绛红色的披单拉过来 / 遮住裸露的右肩和胳膊”。(偏袒右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亦以偏袒为恭敬之标帜)。很多人说,一生一定要来一次西藏,我想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就是为了追寻各自心目中神圣的意义。自从我到了西藏,雪山就像神的存在始终萦绕在我心里,我相信山水树木乃至万物皆有灵性。当我读到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写到喇嘛把披单“又拉回去,仍旧偏袒着 / 那一座薄雪的山”。我的心顿时如同蓝色透明的天空,无限扩大,无限感受着佛的慈悲与空明。

        很多人都读过陈小三的诸多经典诗作,如同诗人还叫悟空对他的评述:他的诗大都以孤独感为底色。而这首《偏袒》却让我读到温暖,慈爱,无边无际的澄明。作为朋友,我当然更愿意看到这样的陈小三,一如他的语言,雪山一样干净,独一无二。他的灵魂一定在神的指引下,超越了人世间所有的孤独。




胡翠南
2020-8-6
IMG_20200830_102934.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他的诗大都以孤独感为底色。而这首《偏袒》却让我读到温暖,慈爱,无边无际的澄明。作为朋友,我当然更愿意看到这样的陈小三,一如他的语言,雪山一样干净,独一无二。他的灵魂一定在神的指引下,超越了人世间所有的孤独。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好诗,在不动声色间嚯然偏袒出一座雪山,立即雪意葱茏,纷纷不去。
感谢推荐好诗。
读评也是一种极好的享受。背景、作者和经历一一呈现时,读者会巡着轨迹而行,揭穿时,也会栗然,也会感动。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胡翠南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6-16 09:43:53
谢谢楼上二位老师提读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