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卢艳艳《溪水流动》赏析
               东楼誯
        寓景于情,情景交融,汩汩流动溪水,如生生不息人生。诗人站在流动的溪水前,巧用相对论原理,感觉“自己在倒退”,十年来经历过的沧桑,蹉跎成“日益沉重的脚步”。溪水清澈如故,就连日夜伴着溪水的石汀步,也“看不出有什么改变,仍然坚硬、笃实”,“只有外力,才能让它抹去棱角、长出青苔…”。溪水从诗人的指缝滑走,就联想到了白纱、玻璃、碧玉、流入江海等溪水在不同地方的各种形态。大自然的永恒、笃定,给天命之年的诗人全新启示:无论哪段,哪个节点的溪水,每滴“都是新的,也是相同的”“一切有关失去的沮丧,不会在这里得到共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同的是孔子看到的是不挽回的流逝,诗人看到的是水的新生和那不会改变的属性——这无疑是诗人的哲思,如流动的溪水,闪烁辩证的粼粼波光,这也是此诗的“诗眼”。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眼泪也是。“感谢溪水永不停息地流动,让我懂得我眼中的每一滴泪水,也有相同的命运”,倾听溪水,让生命像流动的溪水般坚守初心,无怨无悔,“涓涓不塞,将为江河”。最后一句达到首尾呼应,又戛然而止的震撼效果。美中不足是语句略显直白,诗的跳跃性欠强。

附:卢艳艳《溪水流动》
        
          溪水流动
           卢艳艳 

站在流动的水上,有那么一刻
觉得自己在倒退。溪水清澈
还是十年前的样子,石汀步看不出
有什么改变,仍然坚硬、笃实
能承受日益沉重的脚步
一切因为主观情绪引起的变化
不会在石头上发生。只有外力
才能让它抹去棱角、长出青苔
被搬到岸上,或者沉入水中
蹲下身,感觉溪水,从指缝滑走
高处垂落时它像白色的纱
缓缓浅行时它是透明的玻璃
流入深潭后与众水一起,凝聚成
高贵莫测的碧玉
然后继续向下流入江海。无论我
站在一条溪的哪一段,哪一个节点
我看见的每一滴水都是新的
也是相同的。仿佛能替代流走的那些
时光碎片,所以一切有关失去的沮丧
不会在这里得到共鸣。感谢溪水
永不停息地流动,让我懂得
我眼中的每一滴泪水,也有相同的命运

【作者简介】卢艳艳,女,70后,硕士,园林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东阳人,居于杭州。作品刊于《诗潮》《诗刊》《绿风》《扬子江诗刊》《诗林》《诗歌月刊》《星星》《江南诗》等,获各级诗歌奖项七十余次,著有诗集《飞花集》《雪中之雪》。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老师,远握问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看见的每一滴水都是新的
也是相同的。仿佛能替代流走的那些
时光碎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东楼誯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7-4 21:50:03
站在一条溪的哪一段,哪一个节点
我看见的每一滴水都是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溪水
永不停息地流动,让我懂得
我眼中的每一滴泪水,也有相同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