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都江堰最后的部落



——文君田园诗《写给柳街的薅秧情歌》赏析



文/只蝶痴梦



如果一个民族古老的歌声还在,那么,这个民族的灵魂依然还在。



                                                                    ——————题记



  当《薅秧歌情歌》在都江堰的柳街响起时,诗人文君的诗心已经随歌声穿越到了三百年前的农耕部落。她化身为薅秧妹子,在三百年前的河西去聆听、去歌唱、去爱、去生活。她的诗语是轻灵的歌声,在每一棵葱绿的秧苗上停留,在古老的时空氤氲,萦绕。



 诗人在《雨水洗亮的村庄》里,将一个村庄写成了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那一声声号子,仿佛来自悠远的三百年前的时空,在霏霏夏雨里,掠过葱绿的稻田,掠过身披褐色蓑衣人的身影。诗人的起笔就好像一个纪录片刚刚拉开的序幕。夏雨霏霏,葱绿的稻田,身披蓑衣的人,这些扑面而来的具象由一声粗犷响亮的号子切入,接着便是人物介入画面。这种诗语的呈现,令人有着身临其境之感。当薅秧歌的号子与禾苗拔节的声响混合成一个旋律,村庄在这些音符里已绚丽成一幅永恒的田园画卷。

“《雨水洗亮村庄》



夏雨霏霏,村庄

隐入一片葱绿,稻田醒来

一声号子,穿过一肩棕色蓑衣

回到三百年河西



我那被青城雨露漂洗成仙风道骨的哥哥

拢起手势,将一曲情歌

挥洒,在秧苗的青葱之上

闪亮



一呼百应啊,田垄响起禾苗拔节的声响

薅秧歌里,是谁

一再重复古往今来的乡野情事

在青春不老的村庄



你看,雨水和汗珠的眼睛里

庄户飘起炊烟

将一帘烟雨,从黎明

婉约到黄昏笼罩”


 在《走在最后的农耕部落》里,固守传统而古老习俗的哥哥,其内心有着古老与现代的对垒交困,这种内心的矛盾是沉睡的村庄里最深的隐痛。当行进在阡陌上的足迹试图再找回《竹枝歌》内在的灵魂时,那些古老的民风民俗将是这个部落日渐消失,再也无法觅回的灵魂。而那种坚守与接受,将会在心灵掀起一种怎样的风暴呢?

“《走在最后的农耕部落》



那些行进在阡陌上的足迹

再也找不回昔日的乡音

散乱一地的秧苗,正在低声哭泣

我那童颜鹤发的哥哥

梳理起旧时的《竹枝歌》

把柳街的过往,回溯到三百年



耕田、耙地,薅秧、打谷

满手的老茧仿佛一部百科全书

记录下,部落里

永不失传的耕种秘诀

甚至在四季轮回里,让春天穿过内心

固守成一方古老习俗”

 诗人的 《稻田之上》更是将谷物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用纯粹的诗语有机地呈现出来。在这首诗里,你可以感受到谷物生生不息的脉搏,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你可以感受到人与稻黍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交织。这种宏观的放大,可以令人穿越历史的风雨,感受生命与谷物在尘世那种不可言说的苍茫。

“《稻田之上》



一浪高过一浪的绿

有着生命最初的颜色

仿佛血流涌动,在每一株禾苗上

汹涌,甚至扬起绯红的脸颊

吼出积压于胸的悲怆



稻田之上,奔走于苦寒与炎热

挥舞起长长的竹竿,以及

锋利的秧耙,那是生命律动的声响

在四季轮回里

重复,春生秋葬



在河西肥硕的田野

每一道歌声,都是一粒饱满的谷粒

它们在男人和女人的汗水里

生根、发芽,甚至在古老的男欢女爱里

开花”


 《柳,或者柳风》一诗中,丰收是一种沉甸甸的金黄。诗人以灵动的笔触勾勒出田园生活最美妙的画卷。在五月这个明朗的季节,柳街特有的风情,令古老部落的传说延续下去,这种习俗是岷江流域独有的风韵。

“《柳,或者柳风》



折柳的五月,稻田布满绿色剑阵

守候一场别开生面的战事

风过无声,旌旗在薅秧歌声里

飘摇成绝世画面



以柔软的身姿,遍地萌芽

河西稻梁,散发出金黄的色调

它们穿行于青城

不老的时光



垄上行来,柳风传承的千年农事

在柳街哥哥耕种的四季里

与小幺妹一起

采桑饲蚕,生儿育女”


  《 飞过陶然馨居的阳雀》以阳雀在端午时节飞过都江堰柳街镇陶然馨居的画面切入,令整组诗意宜发地灵动起来。那一只只阳雀,就这样穿越古老的部落,穿越古老的薅秧歌声,在现代的时空,掠过遍地手执闪亮锄头的红衣哥哥;掠过稻谷、小麦、高粱、玉米;掠过三百年河西这个古老农耕部落的苍茫与辽阔。



“《飞过陶然馨居的阳雀》



阳雀飞过,遍地的红衣哥哥

手执闪亮的锄头

在偌大的田野,写下一串串诗行

稻谷、小麦、高粱、玉米

还有那些古风、绝句、薅秧小调



远山匍匐于一片金黄

浓雾为村庄披上朦胧面纱

小河潺潺,炊烟袅袅

陶然馨居的端午,飞过一只只阳雀

衔来都江堰最美的晨光



哦,那些久远的俚语,在声声对唱里

鲜活成田野最后的秧苗

穿过古老的土地

随一脉相传的乡音,喊醒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

沉睡的村庄”



  《写给柳街的薅秧情歌》是诗人文君对川西坝子这片区域心灵的深入。这种心灵的深入,是生命的一场体验式穿越,这场穿越,使古老的农耕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中闪烁出其自身蕴含着的璀璨光华。




附:写给柳街的薅秧情歌(组诗)



文/文君



雨水洗亮村庄



夏雨霏霏,村庄

隐入一片葱绿,稻田醒来

一声号子,穿过一肩棕色蓑衣

回到三百年河西



我那被青城雨露漂洗成仙风道骨的哥哥

拢起手势,将一曲情歌

挥洒,在秧苗的青葱之上

闪亮



一呼百应啊,田垄响起禾苗拔节的声响

薅秧歌里,是谁

一再重复古往今来的乡野情事

在青春不老的村庄



你看,雨水和汗珠的眼睛里

庄户飘起炊烟

将一帘烟雨,从黎明

婉约到黄昏笼罩





走在最后的农耕部落





那些行进在阡陌上的足迹

再也找不回昔日的乡音

散乱一地的秧苗,正在低声哭泣

我那童颜鹤发的哥哥

梳理起旧时的《竹枝歌》

把柳街的过往,回溯到三百年



耕田、耙地,薅秧、打谷

满手的老茧仿佛一部百科全书

记录下,部落里

永不失传的耕种秘诀

甚至在四季轮回里,让春天穿过内心

固守成一方古老习俗





稻田之上



一浪高过一浪的绿

有着生命最初的颜色

仿佛血流涌动,在每一株禾苗上

汹涌,甚至扬起绯红的脸颊

吼出积压于胸的悲怆



稻田之上,奔走于苦寒与炎热

挥舞起长长的竹竿,以及

锋利的秧耙,那是生命律动的声响

在四季轮回里

重复,春生秋葬



在河西肥硕的田野

每一道歌声,都是一粒饱满的谷粒

它们在男人和女人的汗水里

生根、发芽,甚至在古老的男欢女爱里

开花





柳,或者柳风



折柳的五月,稻田布满绿色剑阵

守候一场别开生面的战事

风过无声,旌旗在薅秧歌声里

飘摇成绝世画面



以柔软的身姿,遍地萌芽

河西稻梁,散发出金黄的色调

它们穿行于青城

不老的时光



垄上行来,柳风传承的千年农事

在柳街哥哥耕种的四季里

与小幺妹一起

采桑饲蚕,生儿育女





飞过陶然馨居的阳雀



阳雀飞过,遍地的红衣哥哥

手执闪亮的锄头

在偌大的田野,写下一串串诗行

稻谷、小麦、高粱、玉米

还有那些古风、绝句、薅秧小调



远山匍匐于一片金黄

浓雾为村庄披上朦胧面纱

小河潺潺,炊烟袅袅

陶然馨居的端午,飞过一只只阳雀

衔来都江堰最美的晨光



哦,那些久远的俚语,在声声对唱里

鲜活成田野最后的秧苗

穿过古老的土地

随一脉相传的乡音,喊醒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

沉睡的村庄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精彩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2 08:29:50
谢谢版主提读。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问好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3 16:29:39
谢谢松林湾版主,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4 08:07:06
谢谢范兄雅赏鼓励!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