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豹子丧失的天性
——读记住忘记《豹子》
作者:快快
原诗:
豹子
文/记住忘记
多久了?忽然想起
应该再去动物园,看看那只豹子
上一次去看它。不记得什么时候了
隔着铁围栏,它安然地望着每个游客
没有咆哮,似乎厌倦了山林
老家的发小,第一次进城
谈起童年,谈起了豹子捕猎的游戏
谈起了一位隐士
那只豹子,已衣食无忧
“多久了?”作者开篇一个反问句,而反问句中的疑问,不需要别人回答,答案就在反问句中。使用反问句的目的只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反问是一种修饰方式,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作者强调的是“忽然想起/应该再去动物园,看看那只豹子”。一只动物园的豹子。让作者如此揪心扒肝。诗歌的开头用反问句,也是不多见。
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豹子呢?
第二个章节开头,作者又强调了一遍时间“上一次去看它。不记得什么时候了”。反复强调时间,无非就是想,表达作者真的对这只豹子揪心扒肝的。通过作者的文本,我看到那只豹子的处境:“隔着铁围栏,它安然地望着每个游客/没有咆哮,似乎厌倦了山林”。哈,是一只从黎明到黄昏,一只豹子眼里的世界是铁围栏,变动的大人,小孩,一堵堵把豹子围起来来的墙,豹的爱和暴力呢?撕裂物什那种快感和风里鹿群的气味都一并在这里消逝。
作者第三个章节写“老家的发小,第一次进城/谈起童年,谈起了豹子捕猎的游戏”。老家的发小,和第一次进城,可以读出作者也是一个由村进城的迁徙者,上个世纪大多数村庄里长大的人,童年一般都被上山拾柴,入河摸虾的那些时光所占据。那种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觉得快乐。
作者和发小谈起“豹子捕猎的游戏”,豹子的生存法则是超越,是激情与速度的象征。豹是天生的战士。作者在诗中“谈起了一位隐士”这是我隔着屏幕,就感觉作者内心那种窒息和反叛的感觉了。
最后诗的结尾作者写到“那只豹子,已衣食无忧”是痛惜,是无能为力的迁徙。但丁曾经说要使得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对于豹子来说,这种圈养的人为环境,是力量、坚强、个性、毅力的丧失。
从作者一笔带过的那位隐士让我扑捉到人们在运用其自由选择的意志时,人的天性也跟着丧失,作者用隐士做了这首诗中人和动物的自然意象。
人的天性,有探索欲,占有欲(控制欲)、食欲、性欲、敌意(警觉心)、善意、创造欲、破坏欲、表现欲、嫉妒心、保护欲(使命感)、依赖感(安全感)、恐惧感、崇拜感、孤独感、懒惰。
最后再强调一下,天性无所谓好坏,但是合理利用天性坏的一面,利用好的一的面,往往是一个人内省的开始,成就一个人。你看那些各行各业伟大的人,诗歌领域里那些伟大的诗人!普通人眼里的天才,都保存着豹子的激情、速度、天生战士的天性。
一首好诗的灵魂是,来自诗人天性中的探索和创造力,作者诗的结尾,看似在说豹子,实则在敲人类的警钟,人,物的命运,有时是共同体。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