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孤独
——————毛子诗歌《孤独的物种》赏析
文/只蝶痴梦
人们的孤独不止是来自生命本身与生俱来的先天因素,还有后天的,外界环境的干扰。
————题记
诗人毛子的诗歌《孤独的物种》是一首表达人类个体孤独的诗歌。诗人开篇就是一个孤独镜头的摇移特写。一位在河边提水的人,孤独的身影,将孤独的诗意打开。诗中 主人公水桶里的河水在他的眼中,是他饲养的一条大河。这种感觉来自主人公灵魂深处的孤独。在这里,诗中主人公与这一桶河水,有着相看两不厌的李白与敬亭山式的孤独。
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营造的诗歌意象中,又自然而然地介入了一个新的成员,一个被诗人命名——“新的物种”的人们却司空见惯的月亮。在诗人逆反式的思维里,月亮是在某些时候自己爬进了他的水桶里————他饲养的大河里————他的孤独里。而主人公吃惊于这么容易就可以养活一个孤独的物种的举动,令诗歌孤独的意象有些明朗化。那就是,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先天性的孤独本质。
诗人在诗歌第三节,呈现出主人公的生活状况————一个逃离喧嚣城市,在树林幽居的人。他把以上与对河水,对月亮这些孤独的感觉当成是一种享受。而诗人将主人公在远离喧嚣城市的生活,比喻为老式打字机有节奏的声响。这真的就是一种慢节奏的享受。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是令诗中主人公逃离的一大原因也已渐渐明朗。接着,诗人进一步揭示主人公对城市的一些牵挂。“那里的人们睡了吗/是否有一个不明飞行物/悄悄飞临了它的上空”这种内心的问询与溺想。说明城市对主人公而言,也是不忍离开,不忍割舍的。但是与其内心孤独的自由相比,主人公最终还是选择了逃离他的城市。
诗人在第四节,用一个梦来完成了主人公这一为了内心的自由,远离城市喧嚣而选择独处的人的内心映射的表达。他梦中那个在城市深夜大街上站立的绿色邮筒,多么向他自己现实中的处境。 “——孤单、落伍,却装满/来自四面八方的道路”。我们由此不难看出,诗主人公是一位已跟不上现代城市快节奏发展,被淘汰的落伍者。在这里,诗人更深层次地揭开了主人公逃离他依然眷恋着的城市的根本原因。而装满四面八方道路的邮筒,正是主人公内心的真实诉求。那就是一颗心对远方自由的向往。而主人公本身确也实现了自我的向往。
纵览全诗,诗人这首《孤独的物种》 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月亮永恒的孤独与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以及人们后天生存环境造成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孤独来了一次交融式的融合,与比照。诗歌意象张力无限,发人深思。
附:孤独的物种
文/毛子
河边提水的人,把一条大河
饲养在水桶中
某些时刻,月亮也爬进来
他吃惊于这么容易
就养活了一个孤独的物种
他享受这样的独处
像敲击一台老式打字机,他在树林里
停顿或走动
但他有时也去想,那所逃离的城市
那里的人们睡了吗
是否有一个不明飞行物
悄悄飞临了它的上空
这样想着,他睡了
他梦见自己变成深夜大街上
一个绿色的邮筒
——孤单、落伍,却装满
来自四面八方的道路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