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斌的诗
❒ 折叠
您躺在医院的床上,白色的
可以折叠的。你直起身的角度
靠床下的弹簧和几个螺丝
您咳嗽一声,它们都会响动
您刚过完生日,七十二年的
生命,在折叠床上颤栗
富农不富,必须带着帽子
成为真正的农民后,又是一位红斑狼疮患者
不治而愈后,您跟我一起成了流浪者
如今,我给您一面宽阔的窗台
却不见您的身影
父亲,您每一次的折叠
我都没看见您的眼泪,只看见
您白森森的骨头
(2009年8月刊载2009《岁月》第八期)
❒ 寻根
黑头发,黄皮肤
我带着亘古的胎记
在胸腔里点燃三根烛火
越过大山,趟过桑干河
来到三祖殿。跪地,叩头
祖宗啊!原谅这个不肖子孙的
姗姗来迟
石斧劈开历史的肌理
层层炙热的岩熔让我无法触摸
更无法翻阅这重如磐石的史书
我仿佛听到阪泉、涿鹿战争的马蹄声
和沸腾的号角声
我知道,那种声音
正在书写着历史,创造着文明
洪荒的疆土上,我们的祖先
缔造了新的秩序
一株禾苗书写了几千年的神话
一把谷粒养活华夏的子孙
神农氏的一剂方子治愈了
人类饥饿的顽疾
我只是你血管里的一滴鲜红
身体里澎湃着不息的河流
我带着原始的虔诚,匍匐在地
用一双俗耳,倾听你的心跳
(2012年6月刊载北京地铁诗歌馆)
【作者简介】:程东斌,男,安徽六安人,1970年出生,九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与1995年后搁笔十三年。2008年重新返回诗歌创作道路,至今创作激情未减。作品散见于《诗刊》《绿风》《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中国诗歌》《岁月》《星星》等;作品一百多次获得全国诗歌赛事奖项。
【明亮读诗】
我们知道,诗歌写作是写自己的人生,是对自己人生状况的摹写;诗评,是异他的人,通过对其文本考察,以恢复他的人生境况和标记他的生命历史意义。诗歌《折叠》,通过对折叠的前后描写,对折叠的变化,透射出父亲一生的变化。折叠这样一个词汇,不仅仅是一个折叠床,折叠意味着变化,意味着艰难。诗歌的转折压缩,从折叠看到富农不富,必须带着帽子,成为真正的农民后,又是一位红斑狼疮患者,不治而愈后,您跟我一起成了流浪者,这样一个人生经历,折叠变化,艰难曲折的历程。诗歌的转折,透露出诗意,如今,我给您一面宽阔的窗台,却不见您的身影。人生就是这样捉摸不定,变幻莫测,难以预料。最后压缩成一句话,父亲,您每一次的折叠,我都没看见您的眼泪,只看见您白森森的骨头,表现出对父亲深深的爱和眷恋。诗歌意味深长,于情绪变化之中,呈现大爱。诗歌《寻根》,更是对自己人生状况的摹写。因为对历史声音的执着,对历史声音的辨认,对历史声音有了自己清晰的方向,所以,诗人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去寻找,带着原始的虔诚,匍匐在地,用一双俗耳,倾听你的心跳。诗意是诗歌的灵魂,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然而,诗意却并不存在于已有的文字叙述中,相反,他存在于剪刀的裁剪之后,所留下来的空白之中,留给我们的读者去体会,去完成。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