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的错》(南道元 )
秋天提刀立于门外,天地一片杀伐之气。
在北方,庄稼交出头颅,
如黄昏的向日葵,交出最后的忠诚。
烈日远遁沙漏的异域;
古代的孩子,即将长大成人。
错误的事情在所难免,
文明推搡人类——
我们在两条进步的路上越走越远,互不相认。
一个季节将它的固执鞭辟入里,
我们手中的真相,
不过是幽深的井口,倒映的赝品
【江晓帆简评】一个季节将它的固执鞭辟入里/我们手中的真相/不过是幽深的井口,倒映的赝品——拟人拟物出色。诗人对真相的顿悟,比喻形象又富含哲理。其实不仅仅是《季节的错》,也有一定的人为“因素”……个见?
《蜻蜓点水》(汤胜林)
水上一只,翅膀是干的
水里一只,翅膀是湿的
它们互相敌视
眼睛鼓鼓的
直到抵近了
两只合并成一只
它们都不知道
谁是谁的影子
【江晓帆简评】水是一面镜子,也是分水岭,所以“水上一只,翅膀是干的/水里一只,翅膀是湿的”……互相敌视也好,合并成一只也罢,总之,“它们都不知道/谁是谁的影子”——伤佛自我之间既是前生,又是今世,更是“缘”(自己点化自己)
禅露
//也牛
由于长时间静默
钟鼎上的经文自己诵出了声
下了一夜雨,水珠
让慈光精舍的瓦当、钟鼎、石榴树
全部睁开了佛眼
【江晓帆简评】“钟鼎上的经文自己诵出了声”(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暴发——《禅露》的修为作用!因为雨的慈悲为怀,使动物、事物、景物都“睁开了佛眼”……“佛眼”也是诗眼,诗与远方,令人眼睛一亮,茅塞顿开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