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饮下骤雨构思着一首诗
——游天杰诗歌《晴日的秩序》浅赏
何为晴日的秩序?《牧神的午后》令诗人灵魂共鸣,思绪飞翔,语言的闪烁其词,正符合马拉美的诗学主张:“凡是神圣的东西而想维持其神圣的话,就得把自己包围在神秘之中。”将梦境与现实交错、虚实相间的象征主义叙事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开篇的“午后”,全诗共出现三个“午后”,分别代表时间上的午后、“牧神的午后”及作者渴求的“把迷醉的语言散落在愉悦的午后”,午后与午后的相遇,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使晴日的秩序充满梦幻和象征,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合上”、“颤动”、“飘落”三个词概括了作者在阅读中找到了文字的知音。但并非仅限于此,“梦想反其道而行”说明了壮志未酬,作者似乎看清了虚构,进一步强调了没有什么满足他。作者虽在诗文中选择了蜜蜂与玫瑰(两者均选自《牧神的午后》用词)、阳光及树篱等景象,午后愉悦读诗写诗,将迷醉的语言散落其间,“渴求隐居式生活和无暇的爱”。但深感千篇一律的比喻和风景无法令人满意,自己已被无处可逃的孤独围困。
作者反说不懂“乐极是一种超越”,其实心里很明白超越必须是对过去的辩证否定,于是末句的“骤雨”和标题的“晴日”在一首诗的时空中并存。饮下摧毁旧有晴日的骤雨,编制下一个新的阳光,构建属于自己的全新晴日秩序。
“骤雨”既是晴日旧秩序的破坏者,更象征艰难困苦;“一首诗”不仅指一首诗,无非是作者想用诗来表达对诗意栖居的向往,可泛指为诗意生活、理想前程、美好抉择等。
闪烁其辞的语言其实无不表示晴日秩序的构建、打破和重建,紧紧围绕着主题。全诗虚实相接,呈现出美妙意境,给读者无限遐思的空间。
附:游天杰诗歌《晴日的秩序》
晴日的秩序
午后。我合上《牧神的午后》
嘴唇还颤动着那轻轻飘落的诗句
文字也有知音。梦想反其道而行
我仿佛看清一切,一切都是虚构
没有什么也从没什么满足我
无尽的爱和辛勤,忘记了我
而我不懂“乐极是一种超越!”
我渴求隐居式生活和无暇的爱
在阳光里读诗,写下玫瑰与蜜蜂的诗句
在树篱间,在水泥板的小径
我把迷醉的语言散落在愉悦的午后
千篇一律的比喻和风景,聚拢我奇异的思绪
无处可逃的
孤独,必是人的一种属性
我饮下骤雨。构思着一首诗
【作者简介】游天杰,笔名:水一木。出版人,惠州光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惠东作协副主席。有作品发表在《读者》《江南诗》《诗潮》《广西文学》《四川文学》《南腔北调》等,著有诗集《时光字典》《骰子的秋天》《小镇上》,以及畅销书《野兽和花朵》,最新诗集《365日诗歌练习簿》。主编《光年》《香草》等民间诗刊。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