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一首佳作,是想从中找寻一些诗写的技巧,品读王之峰如何来完成一首诗的构建。
原作附下:
风鉴别的一清二楚
王之峰
风自出生以来,走过的地方最多
风怀疑一切,印证一切
把万物打上人所共识的真伪
我只告诉地上的河流
风的叹息,把天空抬高或者拉低
张永年:诗人写风,此时的风诗人将其赋予了生命。
风自出生以来,走过的地方最多(这是陈情部分)诗人起笔为什么要用风的历程最多,因为:风怀疑一切,印证一切(叠叙部分)诗人构思巧妙,别出心裁。把万物打上人所共识的真伪,此时诗人已经将风赋予了定性盖章的特权。我只告诉地上的河流,诗人此时为什么要用河流而不用其它物象,大胆猜测一下:河流是流动的,有流动便俱有了生命特征,用河流来暗合人类群体再合适不过,当然了,此时河流的指向并非单纯的群体,也包含个体。风的叹息,把天空抬高或者拉低。诗人引用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完成了诗意的送达。短短五行读来却起伏跌宕,韵味十足,同时也引出了思考。一首佳作的完成,除了合理的结构,视角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