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凤鸣回山 金牌会员   /  2023-2-7 19:57  /   418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裸露》解读

文/凤鸣回山

诗最大的特点是以情节入诗,故事性极强,一波三折,摇曳多姿。就象诗中那位多愁善感、天真无邪、热情活泼、心思万态、美丽无瑕的少女,读来让人回肠荡气。诗歌注重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如诗中主人公聆听昔日恋人洗澡时与少女的一系列精彩的台词,还有少女裸浴时扔出的鳞片、污垢和内衣,还有少女银铃般清脆迷人的笑声,溅在“我”脸上让我惶恐的水花,还有少女下颌的倒影,更有诗末在火苗里卷为灰烬的旧照片等细节,都丰富了故事情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有力地凸显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加强了主题的悲剧性,加深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忏悔、深深的自责和刻骨的怀旧和幻灭意识。所以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现代气息,极富浪漫色彩,想象奇特。再者,诗人将现实与梦境完美结合。如在梦中再现了与少女的一段深入灵魂、刻骨铭心的恋情,由于少女唯美而又纯洁的恋爱观,如诗经中的那种“情思深深,而没有邪念”即“思无邪”与诗人的反传统意识不相协调,由于诗人没好好把握,没好好珍惜而错失良缘。如在现实中诗人面对一张旧照片泛起的发黄而几温馨的记忆,以及旧梦不能重续,往昔无法拾起,只得忍痛斩断情丝,让美好的过往付之以炬,在火光和泪水中与初恋做了一个彻底的了断。这样有利于全方位多层面地呈现诗意和表达情思。诗题为“裸露”,诗中大胆披露了诗人昔日的一段隐秘的恋情,以及诗人渴望与恋人共浴的阴暗心理(相对于少女的冰清玉洁,诗人的心理构得上阴暗一词,这种心理其实是对女神的不敬和亵渎。)更多的是诗人灵魂的自我暴露和内心世界的自我解剖。诗人拿着手术刀,一刀一刀割掉“鳞片”、“污垢”和“内衣”,让羞于见人的肉身和肮脏的灵魂赤裸裸地血淋淋地坦露于读者眼前,让人触目惊心,心灵颤栗。绝对好诗,大赞!

附:
裸露

杨小滨

她走进旧照片洗澡,把水搅混 象表层的泛黄。

我 用雾气擦亮镜框,但看不清 是谁,藏在浴帘背后。

“一个少女,”她解释说, “但不是我。”她扔出 更多的鳞片、污垢、内衣
婚礼上的歌谱。“是美人鱼吗?” 我问得她大笑,水珠 溅在我脸上。
“让我念一段 诗经,”她声音宛转而空洞
我听不懂。我捂住耳朵
我飞逃,撞在她身上 才从梦里醒来:“原来 你在这儿。”她漂在玻璃上 默许:
“因为 你在梦中跑得太快。” 她擦干,一边哼歌 一边打喷嚏。

远远地 她下颔的倒影 悬挂在春天的颈项。 “那是一件礼品,”她喃喃而语, “我遗忘已久。” 她脱去无数冬天的积雪。

我给她点烟。照片在火苗里 弯曲。“对不起,”我说, 而她消逝无踪。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看看,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