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  介:抚湖一柳(网名),女。《中诗网》原编辑。年纪,四十左右。籍贯,江苏?

      这应该不是我第一次为抚湖一柳诗歌做专辑了。为何一再提抚湖一柳?还真有点鬼使神差的味道。实际上,二零一九年,抚湖一柳离开《中诗网》后,再未有其消息,也没有看见哪里再出现她的新作。其仿佛人间蒸发。
       ——仅仅这一点,抚湖一柳君就有点与众不同。其一别诗坛,何其决绝乃尔。
       二零一八年,我初来《中诗网》,正是抚湖一柳在《中诗网》创作的活跃期。同为《中诗网》编辑,我与她有些交集。但是,也只知道她年纪较轻(四十左右——开始还以为她是男的,根据网名与诗歌风格的臆测),有一个即将步入大学的女儿,或者儿子。在一家医院里工作,经常加班(医生还是护士?)。其它一概不知。
      创作上,在《中诗网》众多高手中,抚湖一柳无疑也是出类拔萃的。
      其创作,一是快,二是质量高,正所谓又快又好。
      总体说来,抚湖一柳诗歌呈现这样的特点:清新+俊逸。对的,正是杜甫所谓的“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一类(见《春日忆李白》——倒也非是类比李白,可别误会哦)。
      窃以为,至今就创作天赋而论,当代中国女诗人中,无论名气多大,能比肩抚湖一柳者,屈指可数。
      可抚湖一柳除开活跃于《中诗网》外,几乎没有在别处发表作品,更未有许多诗人每每所谓作品见于某某官媒之类的自我介绍云云。可见,其为人也是超凡脱俗,非比常人。
       盖非常之人,兼有非凡之才,且有非凡之作。或云:言过其实罢了。
      究竟事实如何。有兴趣者,不妨继续如下阅读(除开我不遗余力,一如既往地推荐外,在其它地方,因为其自己从不推介,而世上本就叶公好龙者多,大家恐怕是较难见到其作品的)——

     2023,5,8.。身后眼前。


        抚湖一柳诗选并批:

《钢琴师》

把身影弹成一道海岸
倾斜,黑色的风

白鸟。一只只
一群群,十指放飞的

就没打算,再把它们,捉回来


身后眼前读后:钢琴与海岸,黑键与白键的组合,上下翻飞的手指是白色飞鸟。于是,一些飞鸟飞去,一阵子的绕梁之后,或许已经直抵天际,不见了踪影——简直就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的翻版。
      三言两语,就将钢琴师描绘得如此地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诗人的过人才气可见一斑。此作一出,《中诗网》编辑中便起了欢呼声,大家都喜不自禁,赞不绝口。
--------------
《凡眼》

早晨的宁国寺,阳光
一块一块地涂过去

大钟着色深一些,上面
经文密布。要是有人撞钟
会飞出点,金色?

草坪上几处石头,有的叫
云门,有的叫
狮吼

那些僧袍走过,略略带风

附一:《雪落白马寺》/原创
诗/毕俊厚(张家口山野村夫)


大雪来临,白马寺内真的藏了几百匹白马
从寺前寺后,满院子的白马
咴咴而叫

寺院偏厢房,一个僧人,在入定做功。另一个僧人
手敲木鱼,也在做功

大雪无声。白马的蹄子溅起千堆雪
又轻轻落在寺院里
寂静,无声

只有木鱼"啵啵啵"地,一直在喊疼
只有从天而降的白马,仿佛一匹匹经卷,绸缎似的
一层又一层码在白马寺的身上

附二:《雪落白马寺》
原创/毕俊厚,修改/身后眼前

大雪来临,白马寺内真的藏了几百匹白马
从寺前寺后,满院子的白马
咴咴而叫

寺院偏厢房,一个僧人,在入定做功。另一个僧人
手敲木鱼,也在做功

大雪无声。白马的蹄子溅起千堆雪
又轻轻落在寺院里

只有木鱼"啵啵啵"地,一直在喊疼
只有从天而降的白马,一匹匹卷起经书,驼上绸缎
一层又一层码在白马寺的身上



身后眼前读后:有比较才有鉴别,先对照一下,以上三个版本(题材相近——《凡眼》以及《雪落白马寺》一二)。你以为那个最好或者稍好?
      不绕弯子,我肯定,认为《雪落白马寺》版本一,即毕俊厚原创好的人,一定占据绝大多数(此作,曾得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的好诗奖,作者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诗人。)但是,对不起,我不认同,甚至认为这百分之九十的人恰恰是错误的。
      且说,毕俊厚先生原作《雪落白马寺》整体意境,陈述其实也不错,在当今官媒中,也可算是上乘之作。但是,此作其中的“寂静,无声”却是大败笔。是否寂静,无声,可不是直接说出来的。王维所谓“鸟鸣山更幽”,而不是山中寂静无声,才显得山幽静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不可仅仅就说空山不见人,山才是空的,而需要有“人语响”进行反衬。这里,本来前面已经有了“大雪无声”等句,“寂静”的意境已经有所表达,如果用别的方式进行反衬倒也罢了,像这样直接加上“寂静,无声”来形容,说明,就明显属于“蛇足”,甚至是“烂俗”一类了。
       其次, 倒数第二行,我将其“仿佛” 删去,改比喻句,为肯定句式,“避虚就实”。为何文学创作,“实”比“虚”好呢?这个说来话长,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没有漫长的学习过程,与较高的“悟性”,一辈子不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我打心眼里不认为像毕俊厚这样的专业诗人就明白这一点,一些赫赫有名的官方诗人也未必明白这一点,更不必说一些普通业余诗人了)。
      打个简单的比喻吧。我们将诗歌比作美女。一位美女天生丽质,不施粉黛。一位美女也很漂亮,但是涂上了厚厚的粉底,胭脂,甚至在头上插上了花,金耳环,以及珍珠项链环绕颈项。究竟谁更美,惹人喜欢呢?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会是不言而喻的。
      毕先生之作《雪落白马寺》本来也是美女。但是,涂上了“寂静,无声”这样的两团胭脂,又施以“仿佛”这样的一层白粉。整体人就显得有些“俗”了。而抚湖一柳君的《凡眼》没有一个形容词,全是写实,非常朴素,活脱脱就是一位素颜美女,正所谓秋水出芙蓉(这在艺术上就是最高境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艺术家终身注定难以企及的)也。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素颜美女,都是出水芙蓉。《凡眼》这首诗作,还有一个十分令人惊悚的诗眼——“那些僧袍走过,略略带风”。我们知道,僧人衣袖都很宽大,走路都似乎带着风,可从来没有诗歌这么写,即使写过,也是浮光掠影,没有人写得这么真切与细腻。现在《凡眼》这么写了,顿时,让人如临其境。于是,整首诗,及其描绘的场景就“活”了起来。
       或云,不就是再现了僧人走路的情景吗?有什么了不起。那我问。僧敲月下门,不就是写僧人月下敲门吗?为何成了千古名句。再说《红楼梦》大部分篇幅几乎都是写的吃吃喝喝,婆婆妈妈,花草鱼虫,鸡毛蒜皮,为何成了天下第一奇书?所以,认为“细小”便不够宏大,就是小资小调,意义不大的人是根本不懂文学的本质的。他的质疑自然也就是南辕北辙,不得要领。
       故,就凭前无古人地活现了僧人走路这情形一点,《凡眼》这首诗就可以名垂千古。如果我编当代新诗三百首,也绝对少不了这一篇。也别以为,这仅仅是我的一孔之见,我知道,就我认识的诗人中,已经越来越多的人也是认可这一点的。
------------------         
《麦粒》

是0。洪荒。太阳
碾压神农之顶

是1。一条命。乞讨之人
藏匿一条打狗棍,有的成了拐杖

是2。再小的麦粒中间都有沟壑
一边爹娘,一边土

麦粒的N次幂。城市立方
唯有麦秆,能绊倒


身后眼前读后:0,是麦粒,貌似洪荒,一片空白;1,是打狗棍,也状似拐杖;2,一分为二,中间是沟坎;麦粒的N次方,等于城市的立方,又有点像迷宫.....原来诗歌还可以这么写。
      意象奇特,又似乎信手拈来。不得不承认,抚湖一柳君对文学形象的把握,游刃有余。果真是艺高人胆大。
      当然,这种“深度意象”的诗歌,一般诗人与读者很难弄明白,曲高和寡也是一定的。
-------------
《桥》

河流的肋骨。
让此岸彼岸,循环往复

人是彩色的血液。

桥数影子的时候
就得了房颤

2019.07.04


身后眼前读后:  桥是河流上的肋骨。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的人,或者车子通过桥上。这画面感已经是足够了。接下来,写“桥数影子的时候,就得了房颤”,这意象,或许只有医生,以及心脏病人能想到。
     五行三节,三个画面,历历在目。
     凝练,客观,新颖。这里诗人显然就是一位“呈现”与裁剪高手。
----------------
《大象》


生活已搭满框架。
我能想象大象,席地而坐的样子

一只老鼠像诗人,钻进它的鼻孔
又,努力拔出自己

注视它已抬起的前蹄
踩扁,一千次鼠的敏锐

一千次一只鼠感受的象之沉痛
而大象只是大象

它更迷恋一场行走的,雕塑



夫   喻    点评:生活与诗歌,现实与理想,对立统一的精彩。
成小二   点评:生活有大象一样的体型 , 庞大沉重。 人也许是鼠目寸光 , 内心的生活 需要这些敏锐的触觉 ,多美又多么的迷人 ,好喜欢。
三   且    点评:以大象与老鼠喻老生活与诗人,有创意。
身后眼前读后:技术上,此作出彩也在最后一行——“它更迷恋一场行走的,雕塑”。前面本来不是很出色。这一行煞尾的客观呈现运用也很不错,整首诗就立了起来,诗意顿时盎然。
--------------------
《油菜花,落》


密密匝匝的黄
一阵风过,薄了
一层

没有风过,也薄了
一层

村庄四月
这阳光打下的镰
越来越薄,直到
锋利

2019.04.07


身后眼前读后:油菜花与四月,到了抚湖一柳笔下,果然不一样。真正优秀的诗人都有的特点,下笔必有个性。不走寻常路,不按套路出牌。
----------------------
[b]《荷园》


来荷园赏荷,早了点儿
还没到,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气也不算好,零星小雨之后
游人稀少,适合心情九曲十八弯
无阻

后来太阳出来了
满园的荷,突然齐刷刷朝我
田田起来

最近的一片叶子滚出最亮的水珠

2019.07.10


六季如歌 点评:语境优美,天人合一。
吴  殿 平 点评:将许多经典的诗句化用在一首诗里,有顺势,有变通,有交错和反差,而整体语境意境自然和谐,灵动飘逸,给人美感。
---------------------------------
《放牧星星的石头》(略)
长诗/抚湖一柳 著

身后眼前注:不仅仅是短诗高手,抚湖一柳君的长诗也是十分了得。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搜索其长篇代表作《放牧星星的石头》进行研究。兹限于篇幅,就不做介绍了。
-------------------
相关阅读:民间高手的短诗——徐庆春先生及其创作
乱炖,与小白们聊聊现代诗,顺便普及一些基本常识
《中国百年新诗选批》第三部第五辑(上)遥夜   李不嫁  包尘  周健 大鹏瞰海  胡明珍等
《中国新诗百年选/评》----第三部第四辑 吴乙一 纳兰寻欢 徐庆春 臧海英 李正国等
新诗实验:对标“枯藤老树昏鸦......”
少年天才诗人佘尚达又议
莫迪里阿尼.pn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月牙 来自手机 版主 2023-5-12 07:50:37
拜读好诗好评,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阅。敬茶
茶水.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