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轴上的浩荡与消亡
——蘇真诗歌《万物生长》赏析
只蝶痴梦
诗人蘇真的诗歌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她总能通过一些事物的表象透视到它的本质。从而获得生命在尘世麻木的状态下一种灵魂的清醒。从而揭开苍茫时空中那块混沌的幕布,令生命有了愈发清晰的生存体验。
诗人的这首《万物生长》就是一首建立在生活与自我生活经验碰撞后,产生出的一首一眼万年、目极八荒的灵性之作。那纷纭的意象看似不着边际,却有着内在的勾连。诗人诗歌的切入是从一把象牙梳子开始的。诗人通过注视一把象牙梳子那些梳齿而想到了荆棘,内心油然生出“我喜欢荆棘之美”的感叹之语。一把梳子由取象牙那流血的残忍再到被一道道工序加工最终把象牙梳齿变白的痛苦煎熬中,诗人用了一“逃”字,这一形象的比喻带给读者的是思维意象的视觉冲击。继而,诗人又继续着她绵延意象的新拓展。““刀剑如梦啊!”昨夜临睡前/我听见麦芒对着植物学家娓娓道来”。诗人通过被摧残的大象的象牙梳齿联想的荆棘,又由荆棘联想到麦芒。象牙的被收割以及麦子的被收割在这里有了暴力的意象的呈现与暗示。由此,便会有“刀剑如梦啊!”这不得不令人正视的人类刀光剑影的人类历史。随之,诗人的诗歌意象,又来了一个蒙太奇式的转承。“瘸腿的老马,行走在河流的边缘/祂是牧民唯一的草原。”此处,诗人写到了草原。写到了草原被现代大潮边缘化后一匹瘸腿老马沿河行走的形象。其中祂是牧民唯一的草原一句,带有极具现实感以及深度无奈的悲叹。“时间是时间的坟墓”是诗人对上述历史的无奈感叹。笔行自此,诗人的思绪回归到了现实。而生命的奔跑是时间链条之上被带动的附属品。“”六月借助苦行僧的裂钵传唱/万物生长”所呈现出的生生不息,有着一种历史浪涛般的律动与悲怆。其中,却也令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生命无法摆脱的命运——消亡。“象群、马群、鸟群/从一棵树摔倒的枝丫里看见盛大的悲哀”。但最终,诗人还是以一种意象的强烈反差,完成了诗意悬疑般的耸立。“一只蝴蝶倒立着,猛犸象在祂的脚踝上作画”早已绝迹的远古的猛犸象与蝴蝶的大小差异,以及猛犸象在倒立的蝴蝶的脚裸上作画,令整首诗在狩猎,农耕,游牧的人类历史中,寻找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
纵览全诗,意象纷呈。诗人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给整首诗写带来陡峭,奇异的艺术效果。
附:
万物生长
蘇真(内蒙古)
“我喜欢荆棘之美”。站在一把象牙梳子面前
想象那些白,从殷红的血液里逃出来
“刀剑如梦啊!”昨夜临睡前
我听见麦芒对着植物学家娓娓道来
瘸腿的老马,行走在河流的边缘
祂是牧民唯一的草原。“时间是时间的坟墓”
在此之前,需要奔跑,再次奔跑
六月借助苦行僧的裂钵传唱
万物生长。象群、马群、鸟群
从一棵树摔倒的枝丫里看见盛大的悲哀
一只蝴蝶倒立着,猛犸象在祂的脚踝上作画
2023年6月11日 于北京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