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与美女——中国油画巨匠北鸿艺术日记(十四)
从枫丹白露回巴黎会路过巴比松,这是一个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世界画坛上曾名噪一时的画家聚居的小村子。以米勒、西奥多·卢梭、柯洛和法兰斯瓦·杜比尼为代表的一些乡村风景画家,居住在巴黎郊区把农田和枫丹白露森林作为描绘对象,形成了巴比松画派。其中米勒和西奥多·卢梭都在巴比松村度过了他们的一生并终老于此。这是一个将近二百年的画家村,而且在世界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北鸿当然想去看一看。看看巴比松画派。刘涛也兴致勃勃想去看看 ,于是他们到了巴比松。
在到达巴比松之前经过这样的一片田园风光,近处的农田和远处的森林构成一幅生活的和谐场景,这就是孕育了巴比松画派的土壤。
看到这个路牌就是巴比松画家村的主路了。
从街口望进去竟然“车水马龙”。
再往里深入,古老的小镇美得像一幅画。每个角度都可以取景摄影,这才是艺术家的聚居区啊。
越来越幽静,仿佛可以听到画笔的刷刷声。
古老的小镇,邮筒和消防栓都那么古老。
这家的信箱更是古色古香。
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故居。米勒,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之一。他从1849年迁居巴比松之后就一直住在这里,直到他于1875年去世。当时卢梭和一些画家已经居住在巴比松,这是吸引米勒迁居的最主要原因。
米勒故居门口的牌子。
米勒的《拾穗者》的马赛克镶嵌画,放置在米勒故居附近。《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857年。据说就是本文第一张照片上的那个地方的秋后场景激发他创作了这幅伟大的绘画作品。原画现在收藏在巴黎卢浮宫。
在巴比松小镇的街上有不少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巴比松派画家的作品的马赛克仿制镶嵌画。这幅是查理·爱弥儿·查克的《放牧绵羊》,原画现在收藏在巴黎奥赛博物馆。查克也是巴比松画派的重要画家。
那西斯·维吉勒·迪亚兹的《森林》,迪亚兹也是巴比松画派的重要成员。
右下角的标牌指示巴比松画派的匈牙利画家拉迪斯拉斯·德·包道格1873到1877年间曾在这里居住过。小镇上也有不少现代的作品,这是一个小院里跳舞女郎的雕塑。
现在满街上很多销售现代作品的商店和画廊。
各种雕塑装饰着房前庭里。
就是商店的橱窗布置也极艺术化。
橱窗布置内外连为一体。
很多铺面改建成了餐厅和酒吧。这家餐厅门前的铁乌龟很有些特色。这家餐厅以前还不知道是什么名人画家居住的地方。
餐厅的门前标识很漂亮。凤头和吊灯。
游客中心前广场的雕塑。
非常法国式的法国小镇模样。
幽静得就是适合画家生活的环境。
这里还有巴比松邮局办事处。
这是一个完善的法国小镇,这是巴比松市政厅。
看完这座二百年来聚居着无数画家的法国小镇,感受到了巴比松画派的写实和现代主义的风景画风格,再加上吃了一顿一般只有法国人才光顾的法国午餐,才觉得真正置身于法国,渐渐地体验到了法国人的生活。
北鸿和刘涛来到一家简单的小餐馆。
看到简单的吧台。
他们每人一份简单的餐具。
简单的牛舌套餐。
外加红葡萄酒,当然还有管够的法式面包。
法国人说,巴比松是让人心灵放松的好地方,走在巴比松的老街上,你会忘记生活中的俗事和琐事,忘情于街道石墙上琳琅满目的大师名作。这里宛如一个露天博物馆,整个村落布满了画廊和画作,巴比松派的作品被制作成马赛克装饰着街道的墙壁,卢梭和米勒的画室娓娓讲述着画家昔日的生活。
巴比松派是1830-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该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这些画家是首批直接面对自然写生,而非在画室中创作风景画。这种创作态度和他们对田园风光特色忠实描绘影响了印象派的绘画作风,故1840年后这些画家被合称为“巴比松派”。主要强调科学风景画法的泰奥多尔·卢梭、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让-弗朗索瓦·米勒和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其中卢梭和米勒一生都在巴比松终老。
米勒画室故居私人博物馆 Musée Millet
米勒出生于诺曼底附近的城市——瑟堡,后迁居巴黎,因为当时的霍乱他携妻儿一同避居在枫丹白露森林旁边的小镇巴比松。米勒在1849年的时候带着妻儿来到这里,并且定居,过着农夫的生活。他周旋于画室和菜园间,同时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巴比松是米勒艺术进入成熟阶段的地方,在这里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边辛勤劳作,一边作画,农民生活成了他创作的主要题材。如果你了解米勒,你会发现米勒的作品有很多都是描述田园生活的,比如《播种者》《拾穗》《晚钟》等
巴比松画家博物馆 Musée des Peintres de Barbizon
这座博物馆原是一座叫做“Ganne inn's”的旅馆,在19世纪有许多艺术家在枫丹白露森林里取景,之后便住在这里。起初Ganne夫妻只是一座小杂货店,给来往的艺术家提供食物,后来逐渐成为了一座小旅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在墙上、门上、柜子上种种地方的绘画,这些小小的想法可能是喝醉了的一丝灵感,也可能是之后伟大作品中的一些构思。
晚上北鸿和刘涛就住在小镇旅馆。
北鸿写下诗歌:
巴比松小镇印象
一个偏僻的
小村
迷人的风景
纯朴民风
卢梭
柯罗
米勒
使这里成为画家村
巴比松画派
由此诞生
一条二百米的老街
演绎着当年的
痕
迹
客栈
博物馆
艺术家在墙壁家具上
绘画
巴比松画廊
展览着各种艺术流派
米勒的故居
杰作产生于
一个简朴的
小院子
它指引着
拾穗与晚钟的麦田
小街的尽头
一片茂密的杉树林
一块大石头
刻有米勒和卢梭的
头像
想象他俩在
枫丹白露森林
高高的橡树下
抽着烟斗
用大量的矿物颜色
日
出
而
画
日
落
而
息 |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