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背后
——衣米一诗歌《疯女人》赏析
只蝶痴梦
诗歌像一面镜子。既能呈照见美好,也会直面苦难。
——题记
诗人衣米一的这首《疯女人》就是一首直面苦难的诗。诗人以镜头的视角,全程记录下了一位女子在垃圾桶中翻找食物的场景。
第一节,诗人诗语的切入像一个镜头的特写。诗中主人公趴在垃圾桶上的动作,定格了这位疯女人命运尘埃般的悲催。而“在榆亚路纸醉金迷的路边”的特定场景意象悬崖的反差,愈加放大了这位疯女人的尘埃形象。诗人把主人公直呼为尘埃,令人读来顺理成章,毫无做作之嫌。
第二节诗人仍以镜头的方式更加具体地追踪着她的这一粒尘埃。这粒有血有肉 ,知道饥饿的尘埃在垃圾桶里那种奋力翻找的动作,形象而具体地反映出诗中主人公的饥饿程度。这是一种生理本能导致的动作特写。同时,诗人也交代了场景的时间性——晚餐。
第三节,诗人衣米一以一种画外音的方式,给主人公来了一个人生的倒带。“在南方或者北方,在某个大家族或者小院落
多年前,她的降生,应该也像一颗星
照亮和惊喜过一些人”。
是啊,这位靠捡垃圾桶里的食物.以生存本能漫无目的活着的疯女人,也是人生父母养,也曾是父母宠爱的星星,如今却已活成了一粒尘埃。这是一位女子命运的悲哀。如果深度去追问,何尝不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吗?
一首仅有九行的诗歌,极其凝练地反映出生命的苦难,命运的无常以及整个社会的冷漠。由此,我们也读出诗人衣米一的善良与悲悯。
附:
疯女人
衣米一
她趴在垃圾桶上
这个疯女人。在榆亚路纸醉金迷的路边
像一粒尘埃
一粒有血有肉的尘埃,一粒知道饥饿的尘埃
在垃圾桶里,奋力地翻找她的
晚餐
在南方或者北方,在某个大家族或者小院落
多年前,她的降生,应该也像一颗星
照亮和惊喜过一些人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