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简评辽东天赖《蝉诉》
作者/澧有兰
蝉是一个正义形象的代表,传递着正义呐喊之声。
在其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善与恶总是并存的,在前行路上,蝉声犹如战鼓,时刻提醒并激励我们,虽然有困难,但只要有希望,蝉鸣就不可能停止叫。出其不意的是,诗的结尾蝉声戛然而止,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也许诗的悬念就在这里:如果一首诗仅仅表达这样一个中规中矩的主题,诗歌不仅意义不大,而且索然无味,也不是一首成功的诗。这首诗歌的成功,或者说它的艺术价值就在于留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信息和想象。
蝉诉,自始至终都在鸣不平。但在诗的结尾却说“秋后,再无我的声息”,蝉诉停止。我以为:蝉诉虽然停止,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它停止的原因,无需说,不便说,说了也白说。即便是这样,笔者不妨把它说出来。
一是对于“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问题,中央已经多次“三令五申”,还需要蝉鸣吗?可恨的是知法犯法者,虽然屡禁屡止,还是屡禁不止;
二是本来我们既有一套健全的法律制度,还需要蝉声来多此一叫吗?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法律制度,在权力的面前,它犹如一张白纸,挂在墙上,纸上谈兵;
三是因为我们的社会问题不是“说”的太少,而是做的太少,所以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叫”的问题,而是要付出行动和实施的时候了。
附原作品:蝉诉
辽东天赖
 
 
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
都当作无聊的聒噪
 
等吧,等秋后
 
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
秋后,再无我的声息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微诗栏目2017-6-23 15:16)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