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老家梦泉 频道主编   /  2023-11-14 16:51  /   197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评陈先发《青蝙蝠》

正空


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宏大主题的诗歌。物象"青蝙蝠",非真实的蝙蝠,而是年轻时的刺青,自我的代名词。蝙蝠,遍福,无处不在的幸福绵延。将此刺于肉体,可见主人翁对幸福人生的无比向往与期待。此诗与作者善长的深度意象写作有所不同,它是一首带有回忆色彩与生命感悟的小诗,文本真切地刻画了不同时期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特征。上半部激情澎湃,下半部内敛低沉,与诗歌内容高度吻合,无知少年的痴狂到洞穿生命后的深沉。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默默斟饮的男人,由激越到内敛,从不羁到默守,是生活和时间的杰作,是原生本我与社会齿轮长期磨合的结局,自此将小诗主题导向了生命终极的思考与探索。
诗中最有力量最能直接体现人物性情特征的句子是:″去死吧/流水/去死吧/世界整肃的秩序",这样的写真,仿佛几个叛逆期的青头楞子活脱脱立在眼前,又仿佛自己曾是其中一份子。"落日眼睁睁地看我们垮了",是″青蝙蝠"的转折点。时间与生活有改变一切的强大力量,且不声不气,不紧不慢地完成。最终,去死的不是流水,不是整肃的秩序,是我们自己,是青蝙蝠。明了这一切的结局是:只默默地斟饮/看薄暮的蝙蝠翻飞/等着它把我们彻底地抹去/一个也不剩"。诗歌自始至终透着一股"真气",如同记录片中人物写真。诗人做到了米沃什的:"诗歌的定义是对真实的热情追求′′。
小诗以个体主观体验为轴,辅以时代场景烘托,间以形象化现实情绪呈现,使人物的立体形象鲜活而传神。其中时间的推进与场景的更换、过渡极自然流畅。文本中,诗人进行自我对自我的灵魂活剥,自我对自我的成长探索,真实地展示了上世纪中期一代人的性格、追求与生活状态。自我实体的嬗变是对现实透视后的思辨与修整,是自我感知与本体世界紧紧相联,相互碰撞,相互改造的结果,诗人以个体的生存体验和发展变迁,倾力诠释了生命美学的实质核心。


附:
青蝙蝠

陈先发


那些年我们在胸口刺青龙,青蝙蝠,没日没夜地
喝酒。到屠宰厂后门的江堤,看醉醺醺的落日。
江水生了锈的浑浊,浩大,震动心灵
夕光一抹,像上了《锁麟囊》:铿锵的油彩。
去死吧,流水;去死吧,世界整肃的秩序。
我们喝着,闹着,等下一个落日平静地降临。它
平静地降临,在运矿石的铁驳船的后面,年复一年
眼睁睁看着我们垮了。我们开始谈到了结局:
谁?第一个随它葬到江底;谁坚守到最后,孤零零地
一个,在江堤上。屠宰厂的后门改做了前门
而我们赞颂流逝的词,再也不敢说出了。
只默默地斟饮,看薄暮的蝙蝠翻飞
等着它把我们彻底地抹去。一个也不剩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魏璎珞 来自手机 中级会员 2023-11-18 18:10:04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