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之水
——沙漠诗歌《提水的人》赏析
文/只蝶痴梦
诗歌,是灵魂的雕塑
——题记
诗人沙漠的这首《提水的人》,属于一种内省式的生命觉悟之诗。诗中天干物燥,与内心的干渴都是对水的需求与渴望。而生命在世间做的事情每一件都指向水,在这里的水是满足欲望的东西,是一种自然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令主人公的心一次次跳崖,是一种心理反差式的失重。这种失重源于水的稀缺以及他对水的渴望。
第二节,诗人走入梦中。他拥有一方可提水的池塘。他在池塘里提水,是幸福的。他可以见到他欲念本身想见到的亲人。甚至于,他的一些别的欲望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但即使在梦中,也有主人公不如意的时候。有时候,他提上来的水是空空的空气。因为他提水的器皿是竹篮。即使再卖力去提水,都是一场空。在这里,卖力的竹篮是数不清的人生命的道具。这里喻示出众生喜欢追求某种无法得到的东西,却不自知的一种误入歧途。
诗人在第三节又从梦中回到了现实。他话外音式的主题颇为耐人寻味,其中,有着一定意义上的觉醒。可以看出,他已清晰地认识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并且,他也已感觉到了生活的正反两面——现实与梦想,而这正反的两面,对于生命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一节,诗人沙漠说出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悠闲自得的钓者,看似悠闲自得,却怀揣欲望。他的这种怀揣欲望的悠然自得只是生活的表象,因为他在求鱼。第二种是水中的鱼,快乐地活着,不知生存中钓钩的危险,但却永远不知烦恼为何物。第三种是梦想与现实的结合。那就是活在岸上的钓者,让自己具有了鱼的某些快乐。那应该是向鱼学习的结果。就像这件理想之鱼雕,是诗人对生活思考后,人生观的一种升华。
附:提水的人
文/沙漠
不止天干物燥,内心也干渴
而做的事情,每一件都指向水
这让他的心一次次跳崖
梦中。他获得许多安慰
池塘那么好。提上来的水
晃动着逝去的亲人,脸色清新。
而有时是空气
卖力的竹篮,被数不清的人引入歧途
生活本无歧义。却被过成了对与错
他说不清,醒着好还是梦着好。或许
如同硬币
失去哪一面,都会沦为假币
他能真确说出的是
一生只做三件事:
垂钓,吐泡泡,把理想雕刻成鱼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