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香烟中飘出的硝烟

——百定安诗歌《战争》赏析

文/只蝶痴梦

    每一首诗歌都有它的切入点。对切入点的选择可彰显出诗者诗艺的高度。                                                                                             ——题记

  诗人百定安的这首关于战争的《战争》诗歌是在诗歌意象上,抢占了诗歌制高点的佳作。诗歌切入点避实击虚的取境,是诗人诗艺的老辣。整首诗,诗人仅以一个特定的镜头之点,便使读者有了身处战争实况的现场感。

诗人在《战争》的起句,摒弃了战争意象的直面切入,而是由一位从战争的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亲历者的叙述,来呈现战争。从宏阔的战争场景的多重意象里,仅仅攫取了亲历者其中的一个抽烟时手指被烟头灼伤的特定动作以及灼伤后皮肉的焦糊气味。便由这种与战场同质化的焦糊气味中氤氲出战争场景的惨烈。而这种以点及面的引申诗写带给读者的感觉冲击,无疑有着核裂变的当量。此刻,香烟的烟雾与硝烟的烟雾相互切换、交织,战壕工事与身体构筑的工事相互切换、交织,那两根夹住香烟被烟头灼伤的手指之肉,与战场上血肉模糊被战火烧焦的尸体相互切换、交织的亦真亦幻,形成了蒙太奇镜头的幻象,裂变出一个战争场景意象巨大的蘑菇云。

而诗人最后一句‘战争进入了他的骨头’即是战争讲述者内心的创伤之痛,却也是诗中作为聆听者的一方被带入战争场景后一种介入式的感同身受。为诗歌增强了艺术的张力。

附:战争

文/ 百定安  

他在叙述战争的时候  

食指和中指被烟头灼伤了  

一股硝烟从指缝筑起的战壕里冒出  

在皮肤焦糊的气味中  

战争进入了他的骨头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此境与彼境,因烟火灼伤与战壕的硝烟的同质化而成为切入与幻觉产生的原因,构成了此诗的切入点,一个诗化的氤氲场景。分析到位清晰,对进入诗人文字有直接的助推作用。谢谢老师,受益了。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写一 首诗往往也是要找到隐喻的同质化物象,竭力将相关因素聚拢在一起,将相关的词语找到聚拢在一起,从而营造出一种类似的情景,以让读者愉快进入,联想激活。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20 07:09:09
谢谢苍凉老师!所言极是。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20 07:50:30
苍凉 版主 管理 1 小时前 此境与彼境,因烟火灼伤与战壕的硝烟的同质化而成为切入与幻觉产生的原因,构成了此诗的切入点,一个诗化的氤氲场景。分析到位清晰,对进入诗人文字有直接的助推作用。谢谢老师,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20 07:51:16
苍凉老师谬赞了,谢谢,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萦之 版主 2020-9-20 11:18:12
苍凉 发表于 2020-9-20 06:39
写一 首诗往往也是要找到隐喻的同质化物象,竭力将相关因素聚拢在一起,将相关的词语找到聚拢在一起,从而 ...

苍凉好鉴赏力,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萦之 版主 2020-9-20 11:18:33
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21 08:17:16
谢谢萦之老师雅赏鼓励。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佳作佳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