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灵魂的反哺

———刘年诗歌《昆仑山歌》赏析

文/只蝶痴梦

现代诗歌的现代性,不是用繁冗的文字来体现出来,它只是比古诗词的韵律更加的宽泛自由,它灵魂的内核与与功用和古诗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直指人心。
————题记

  偶然见到刘年的一首诗歌《昆仑山歌》,就被他自然之心流淌出的自然文字所吸引。这种瞬间以自然的口语式,即可攫取读者内心的文字,是一种修炼后的举重若轻。

  诗人的首句“要去高处。看一看,天空是否完好”。诗人为什么要去看天空是否完好?因为现在的大地已不再完好!这种高拔的诗思,令诗歌意象走向宏阔。而诗歌语境的温暖已直抵人心。

   诗人刘年在诗歌的第二节,间接地说出了他在人间的焦虑,与内心的愤懑。“我需要雪,冰镇我的焦虑

需要六千多米的群峰,听我的呐喊”昆仑的雪可以冰镇焦虑。六千米的高峰可以令心中的块垒得以释放。而他在人间的呐喊,是一种集聚已久的大爆发。这也是人间芸芸众生承受苦难的缩影。

  诗人在第三节,写到了自然的飞临;写到了虔诚的膜拜;写到了生命与自然共存相互辉映的美好。“我知道,昆仑山也在等我

如同悬崖在等待老鹰,教堂在等待信徒,荒城在等待月亮”。刘年对昆仑山的投入与昆仑山对他的等待,是诗人与昆仑山的一种默契。而诗人用了三个比喻来诠释他的投入与昆仑山的等待。悬崖对山鹰的等待,是故乡对赤子的等待;教堂对信徒的等待,是佛主对众生的度化之等;荒城对月亮的等待,是互为映照的一种存在之等,这三种等待对诗人,对诗人的奔赴与投入,之于昆仑山而言,是兼而有之的。这是生命与自然的一种默默交流,这是一种生命反哺式的灵魂皈依。

  一直在读刘年的诗歌,刘年诗歌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干净。这来自于一种诗歌的修炼。更应该说是灵魂的修炼。

附:昆仑山歌

文/刘年

要去高处。看一看,天空是否完好

我需要雪,冰镇我的焦虑
需要六千多米的群峰,听我的呐喊

我知道,昆仑山也在等我

如同悬崖在等待老鹰,教堂在等待信徒,荒城在等待月亮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欣赏蝶兄好评,握。
幽林石子,实名石世红。鲁迅文学院湖南诗歌班学员,音乐诗人,评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24 06:57:48
谢谢石子兄雅赏鼓励。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