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以乌拉圭诗人豪尔赫·帕尔马的诗歌《用具》浅谈诗歌的共时性

心舟

本首诗歌,诗人一共提供了五个画面:崩盘的股票市场,暴涨的豹皮黑色交易价格,流浪的城市恋人,无助的失学孩子,险些丧命的驯鸽。诗人想告诉我们:在一个社会动荡的后殖民化国家,公民的自我形象是支离破碎的、分裂的。这首诗歌形象表达了对巨变时代(紧张不乏仇恨)的解读和个人不确定性命运(迷茫夹杂着恐惧)的隐忧。
本首诗歌以诗歌的共时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见长。
诗歌的共时性手法,一般不为诗人常用,因为事件事件之间的非因果关系会抵消诗人有意义联系的努力成效。如何避免这一诗歌创作的建构临界溃散,极大考验诗人的心力和功力。共时性,离不开现实场景的叙事,更离不开共情的传递。本首诗歌穿插诗人隐喻的抒情,比较完美地弥合了共时性的孤立,使其臻于和谐共振。从第一诗节的惊呆,第二诗节的疑问,第三诗节的瞠目,第四诗节的惋痛,第五诗节的尴尬,第六诗节的忧虑,诗人提供的情绪价值链条,有机而又完整,很好地挽救了叙事的平面性,即共时性的“软肋”。


附:

用  具

豪尔赫·帕尔马(乌拉圭)
奚跃萍 译

今天早上
我没有戴耳机,
然而,
这个世界却让我惊呆了:
它的很多椅子
被捆在了一起,
它的股票市场崩盘了,
只听到新鞋和
钞票之间
磨牙的声音。

我思量着,如果继续看涨,
生命会结束在哪一边,
输的一边还是赢的一边?

豹皮
以钻石价
在市场上交易。

恋人的热吻
在火海中
纷乱飘零,
落入暗星的魔法阵里,
伴随着没有祖国的
寒冷日子,
在到处是瓦砾且
形势紧张的城市中流浪。

当一个孩子
为了蓝天那份平静、
金黄色麦穗的摩擦声
和水面上泛起的
完美圈圈
而从他屋子明亮的窗户里
往外扔出一颗鹅卵石时,
街上就再也没人吹口哨了。
这是怎样的尴尬啊!

鸽子回到
收拾好了的餐桌上,
带着血淋淋的喙,
世界赏它的一记耳光。
我怎么知道
死亡会从哪个方向袭来。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问好主编,谢谢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