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是以神话传说和部族英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最早以口头文学形式流传。
古希腊产生了两大史诗《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古印度也有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洐那》,它们是古代文学的辉煌代表,达到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下所能达到的惊人的艺术高度,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深刻影响。
那么同样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汉民族为什么没有产生长篇史诗呢?有人总结说法很多,比如,汉字系统的早熟和简洁性特点,唯物论思想的兴起,文化传承的差异等。但没有人提到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影响。
我认为地理环境及生存环境的影响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汉民族生活在大陆腹地,以农耕文明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固定在同一片土地上,聚族而居,人烟繁盛,他们共同去征服自然,英雄和神的力量就相对减小了。较少的对神和英雄的崇拜,同时不须长途漂泊的勤劳安定的生活,没有大量时间去创作,传播和倾听长篇故事的条件,这些都限制了“史诗“的产生。
海洋文明与游牧文明面对的是广阔的自然和漂泊无定的生活环境,到处游荡,自然和神的威力时常令人恐惧,所以容易产生对神和征服自然的英雄的崇拜,同时人们长期的漂泊生活,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创作和传播长篇故事式的史诗作品,这些都是极易滋生“史诗”的土壤。而古希腊文明正是“海洋文明”的代表。
印度文明处在热带地区,四季温暖,植物茂盛,狼虫虎豹聚集,人们更易获得食物,不必付出太多劳动即可生存,就有更多的时间创作和传播长篇故事。同时自然和神的力量相对人的力量更大,人们就崇拜神和英雄。这些都有利于“史诗”的出现。
所以古希腊和古印度能够出现“史诗”,而汉民族却没有,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