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解构文明暴力的后现代寓言
郑泽华/文
《深渊》以暴烈的意象群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存在困境,诗中"万丈深渊"既非但丁笔下秩序分明的炼狱,也不是萨特笔下虚无的镜像,而是一套由权力编码的文明操作系统。在这个精密的暴力系统中,平仄音律不再是诗意的美学规范,而是异化为控制社会对仗的隐形栅栏。
张教授的形象构成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造影。当他将司法机构的庭院指认为深渊芯片,实质揭示了现代文明最残酷的悖论:作为正义生产机器的司法系统,其二进制代码里运行的却是惩罚的底层逻辑。五十七岁"惩罚说明书"的黑色幽默,撕开了知识精英在制度矩阵中的生存真相——他们的坠落不是自由落体,而是被系统精准计算的抛物线。
诗歌最锋利的解构在于对语言暴力的祛魅。"平仄声控"既是音韵格律的转喻,更暗示着文化基因中的控制程序。当司法实践沦为平仄操演,法律文书就变成了韵书,判决词成为平仄测试卷。这种发现颠覆了传统诗学对格律的审美想象,暴露出文明教化背后森严的等级秩序。
深渊灌水的末日场景中,水面漂浮的数据与竹篮构成后现代的双重隐喻。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洪流与古老农耕文明的劳作工具相遇,共同演绎着西西弗斯式的荒诞。没有浮尸的深渊才是最恐怖的深渊,它已进化出消化暴力的完美生态,连反抗的尸骸都成为系统升级的养料。
在这首诗中,每个意象都是打开文明暗箱的密钥。当深渊成为自我繁殖的智能系统,当格律异化为思维囚笼,诗人用词语的棱镜折射出比存在主义更绝望的真相:我们不是站在深渊边缘,而是本身就是深渊编写的代码。这种对文明本质的残酷指认,使诗歌获得了超越时代的批判重量。
附原作:摘自《华科自然哲学》公众号11期
深渊
宋世平
深陷的一种恶。
这世间怀揣各种无底源以此供给
所谓精神文明者一一
陶冶死结也是一种生活
准确的说是我们这些
使用平仄音的人与幸福对仗僵硬
幽影如此意犹未尽
一场人民配角一场儿戏
我同事张教授从最高法辞回
他把庭院比作渊之芯片
五十七岁的人怀揣各种惩罚说明书
坠入与堕落何其不是另种渊源流长
有不得不偿失跳跃的跳跃者
绝大多数先前都是雀跃的
张教授还是因编程把自己撰进监狱
每种司法实践都摆脱不了平仄声控
三月十一日晚弦月皎白
深度再次灌满水
没有浮尸没有波澜没有文明具体地址
水面晃荡的数据与竹篮相映成趣
注: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会员。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