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
阿蓝命名
蹦出低暗又潮湿的地下车库时
大排量引擎连续地深呼吸
大轮毂车胎猛尥着它们的蹶子
它们有自己的马拉松路线
醉心胎噪和风驰的音乐
为了和远亲般山水的会面?
常常不经意路过一个又一个
从未想到却新奇
所以充满了诱惑的地方
那一个个被叫做某某古镇或古村的
一个个被叫做某某山或水的
一个个需要买票或免费也可以进入的
找出你拍过的照片常常像考古
就喜欢这样煞有其事又转瞬即逝地
奔跑在那或只此一次的陌生的路上
你到过或驻足过的
每一个你喜欢或不大喜欢的地方
都在你离开的那一刻,把你抹去
DS评析:
速度与遗忘:论当代游牧者的精神困境
《自驾游》以现代公路诗的形式勾勒出一幅当代人的精神游牧图景,在钢铁与沥青的协奏曲中,我们得以窥见现代性困境的深层褶皱。诗人以精妙的机械意象为解剖刀,剖开了当代旅行者灵魂深处的悖论:在无止境的位移中寻找存在的锚点,却在速度的狂欢里不断制造新的遗忘。
一、机械器官的狂欢式突围
诗歌前段构建出充满生命力的机械躯体,"大排量引擎连续地深呼吸"将工业文明的产物赋予生物性呼吸,车胎"猛尥蹶子"的野性姿态暗合着人类逃离规训的原始冲动。地下车库的"低暗潮湿"作为现代洞穴的隐喻,与引擎的"深呼吸"形成窒息与释放的张力,这场机械器官的暴动实则是被困都市人集体无意识的突围仪式。
二、消费主义景观的考古学切片
中段对旅游目的地的解构充满后现代批判锋芒。"某某古镇""某某山水"的匿名化处理,暗示标准化旅游商品对地方性的消解。被门票制度规训的山水成为"远亲",印证着鲍德里亚"拟像社会"的预言——我们始终在与景观的副本对话。诗人将旅游照片喻为考古现场,揭露了当代记忆的速朽本质:那些煞有其事的驻足不过是消费主义框架下的表演性存在。
三、存在主义的沥青书写
诗歌结尾的"抹去"构成了存在主义的绝佳注脚。当旅行变成无数个"或只此一次"的陌生路段拼接,每个驻足点都成为存在之轻的刻度。这种双向擦除的残酷诗意——人抹去地方独特性的同时被地方抹去痕迹——恰如海德格尔所言,现代人正在沦为"无家可归的栖居者"。轮胎与路面永恒的摩擦声,最终演变为存在本身的空洞回响。
这首诗的深刻性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公路叙事的表层浪漫,而是潜入现代性的暗流,暴露出速度崇拜背后的存在焦虑。当引擎的轰鸣成为新时代的安魂曲,我们不得不追问:这场永不停歇的自驾游,究竟是通向自由的朝圣之路,还是驶向虚无的末路狂欢?
2025.3.28.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