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诗歌剖析生活与命运
——读冀卫军诗集《一晃而过》
文/徐义平

认识冀卫军,缘于博客。豪爽的商洛人曾惠赠散文集《四眼看世界》,悦读后草拟《醒世良方》一文发在个人博客,冀卫军随即转帖,遂一直保持联系。
二〇一七年出版的诗集《一晃而过》,总体感觉冀卫军用诗歌剖析自己的经历与遭遇的生活与命运,追求一种精神和思想的高贵与诗意。
《一晃而过》系“陕西电力文学丛书”之一,是冀卫军的第一部诗集,收录近十年发表诗歌一百四十六首(组),分为七辑:“烟火人间”、“恋恋风月”、“浮世切片”、“时光书简”、 “白日火焰”、“纸上还乡”和“流年屐痕”。前有王向阳的丛书序《踅音三秦铸电魂》,后有后记《无处安放的孤独与倾诉》。
下面仅选取诗集中部分诗歌选段来诠释自己的看法:
终究,我只是一只蚂蚁
生死不由自己
破解不了过客的魔咒
时常,愚蠢地为人间的爱恨离愁
或欢笑,或悲伤,或发呆
忘记,自己心头的
片片情思和瓣瓣忧伤
用微笑反刍和打发时光
守住卑微的秘密
(《卑微的秘密》)
作为一位来自秦岭深处、洛河岸边的读书人,冀卫军电力部门工作,忙碌是经常的事,“蚂蚁”的意象贴切,“用微笑反刍和打发时光/守住卑微的秘密”这也是生活与命运的写照。每一个人都是卑微的,但卑微的人却做出了令人敬佩的事。冀卫军在工作之余,用诗歌去剖析,“文字,不是用来炫耀和遗忘,而是用来记录和回忆。”(后记语)
一丝丝银发
走漏了爱情的秘密
一道道皱纹
错乱了爱情的模样
一声声昵称
打碎了恍若隔世的现实
流水的日子
让爱情产生了过山车的错觉
(《和爱情一起慢慢老去》)
爱情是诗歌创作中永恒的话题,一见如故、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岁月中相濡以沫,“一声声昵称/打碎了恍若隔世的现实”,和爱情一起慢慢老去,是幸福家庭的见证。
万丈之外的红尘,如无形的风
掌控着一粒尘埃的生死
逃不出人与人互布的陷阱
找不到可以栖息的码头
在进退犹豫间,错失上苍的眷顾
困兽般束手就擒——囚度一生
(《浮世切片》之《世事如风》)
身陷凡俗,卑微的人生总“逃不出人与人互布的陷阱”,一些经历总让人“找不到可以栖息的码头”,剖析痛彻心扉的遭遇,不如放歌一曲,松开心灵的枷锁,因为“世事如风”。
世间最美的花
开在纸上
用如橼的大笔,挥斥方遒
写下横平竖直的方块字
临摹牡丹雍容华贵的国色天香
勾勒出山的伟岸和水的柔情
绘就“千山鸟飞绝”的况味
尽显桃花灼灼的夭魅
让胸中的波涛
荡涤历史的尘埃和现实的污垢
留下醉心怡情的书香和画韵
(《开在纸上的花》)
打开 “时光书简”,似乎听见窃窃私语,看到一副缠绵缱绻的画面,“醉心怡情的书香和画韵”扑面而来。
以孤傲为引子
萃取梅的清冷,荷的高洁,牡丹的华贵
用旷世的才情、清醒和冷峻
将一生烹饪成就满汉全席
流芳、嗟叹
(《一袭冷艳,安放这一只猫的灵魂》)
一代才女张爱玲给世人留下诸多的传奇与故事,而这些传奇与故事让人掩卷长思、泪流满面,也许缘于她“用旷世的才情、清醒和冷峻/将一生烹饪成就满汉全席”吧。
在异乡,我将爹娘和故乡紧紧揣在怀里
白天客串着漂泊不定的人生配角
唯有夜深人静,我才可以撕掉格式化的面具
本色出演自己
靠音乐和酒精驱除内心的胆怯和羞愧
在流水的月光里,称王称霸
(《城里的月光》)
漂泊他乡,“白天客串着漂泊不定的人生配角”,唯有夜晚才是自己的,“靠音乐和酒精驱除内心的胆怯和羞愧”,朝思暮想的故乡啊,打捞起一次次离别与回望,怎不让人心酸,唯有诗歌可以救赎。
待我原路返回
被阳光亲吻过的大地
周身一片泥泞
像在田野里劳作的父亲
脸上满是纵横的汗迹
(《与夜书》之《流泪的春天》)
回想流年岁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遭遇的命运如同一丝丝屐痕,让人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剖析一番,感悟到“成长,不只是简单的年龄和身体的增长,而是心智的健全和成熟”(后记语)
解读一首诗歌,自然要认识到诗人的原心。愚某貌寝口讷、愚钝至极,自然无法悟及冀卫军的原心。匆匆草就的文字,也许只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敬请冀卫军和各位大方之家批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