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具象表达
——汤养宗诗歌《时日书》赏析
只蝶痴梦
诗人汤养宗的这首《时日书》,是一首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一种新颖表达。诗人起笔就以一个比喻来形容时间的不着边际以及无法掌控性。“没有什么可以海底捞针”。海底的浩大与针的渺小这一具象化的对比令我们感受到一种巨大反差,仿若尘埃之于天地的一种不着边际。我们生活在浩瀚永恒的时间里。所以,诗人才说时间是一个通天,通地,通人心的局,但诗人却说不知道是谁做的这个局。我们知道,留下忍冬,半夏,万年青的却是生活在时间里的人,忍冬与半夏的爱情寓意,以及万年青兴旺美满的寓意,都是人们以时间的别名来象征的美好。在宽大无边的时间里,人们可以做这做那。这种无限自由是世人的一种错觉。其实,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越用越少的。而世人却感觉拥有大把的时间,人们像牌桌上的赌徒,殊不知自己时间的筹码正越赌越少。而诗人却感觉到了时间流逝的匆匆。所以,才有了亲爱的,我有痛之语。诗中二十四个穴位所对应的是时间具体体现的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诗人所说的不能摸是因为二十四节气只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只能感受,伸手却是触摸不到。继而,诗人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用比喻具象成三百六十五枚银针,且每一枚银针都可以插入诗人的肌肤,穿过诗人的心。而穿越是相对的,当一种事物穿越另一种事物时,另一种事物实际上也正在穿越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时间这三百六十五天里的银针一样的每一天,诗人与时间都是相互穿越的。正如《论语》中,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子罕》中对时间逝去不回头的临风喟叹,于是乎,才有了诗人暗暗的,念出一句心经,来用以抚慰自己内心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焦虑与怅然。令自我达到一种平静的状态。
附:
时日书
汤养宗
没有什么可以海底捞针。但谁做下了
这个局:通天,通地,通人心。
并留下了草药名,忍冬,半夏,万年青
宽大无边,可以做这做那
像个什么都没有输掉的人。
亲爱的,我有痛。我有二十四个
穴位,不能摸。
三百六十五枚银针,每一枚
都可以插进我的肌肤,每一枚穿心而过
我都暗暗的,对你念出一句心经。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