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从急促联翩的追问里,读世界和生活的沉重
——简评阿多尼斯的诗《在意义丛林旅行的向导》

张作梗


诗无定法。“写什么”与“怎么写”不应视为对立的两极,而应该将它们统一起来,放在一个整体的思维框架内考量。

阿多尼斯的这首诗,因为揉进了比“形象(或曰意象)”更为生动、深刻的历史(也可以说是现实)内涵,而使诗歌单一的形式感并不显得呆板和平面化——相反,从它急促、联翩的追问里,我们读到了世界和生活的沉重。


附:
在意义丛林旅行的向导

【叙利亚】阿多尼斯



什么是玫瑰?为了被斩首而生长的头颅。
什么是尘土?从大地之肺发出的一声叹息。
什么是雨?从乌云的列车上,下来的最后一位旅客。
什么是焦虑?褶子和皱纹,在神经的丝绸上。
什么是时光?我们穿上的衣服,却再也脱不下来。 

(薛庆国 译)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