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诗歌网、贵州清溪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世界诗歌》杂志社、《香港文艺报》社共同举办的“十二背后杯”首届中国诗歌擂台赛,10月26日比赛评选揭晓,产安江的《秋水》在41首初选作品和1首补选作品中胜出,荣获首届中国诗歌擂台赛第56日“日冠军”。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9月1日开赛,至2021年8月31日结束,每天评出一位“日冠军”,获奖名额多达432个,奖金奖品总额达11万元,年度冠、亚、季军获得者,将邀请出席博鳌国际诗歌节,并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颁奖仪式。《秋水》将配简评在今天的《诗日历》微信公众号发表,产安江将获得奖品:全年(1-4期)《世界诗歌》(中英双语全彩色杂志)一份。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0月26日冠军作品: 
  
  
秋水 
产安江 
 
带我去远方吧!经过,但不停留 
穿越最深沉的黑夜 
 
刀刃薄到透明 
时间虚无,不加害苍生 
 
喂养金属的亮度,麦子的芒 
看见秋水的反光 
 
若飞鸟死于天空 
我必死在追赶你的途中 
 
 
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生命之诗的厚度,往往和内心体验的纬度密切相关。 
这里的秋水,一语双关。除了自然现象的语义,更是一个人千帆过尽后的生命体验的诠释。 
它涉及理想,胸怀,气度,以及对于世相万态辩证法内容。 
其中暗含理想的隐喻意象刀刃,金属,麦芒,飞鸟等构筑成诗人的深沉的慈悲情怀和世界观。 
从穿透黑夜到金属质地光芒,折射了诗人高蹈的诗性追求,和视生命为高贵质地的一种人生姿态。 
诗的结句里,“飞鸟死于天空,我必死在在追赶你的途中”,诗人将自己的这种笃定执着的人生态度,诠释得铿锵豪迈。 
秋水,于此已经成为一种生命炙热脉搏和血流的象征。 
诗为心声和脉动,而这首诗歌象征手法的熟稔运用,得到生动的体现。 
当然,作为一首诗,主观的诠释,与客观的呈现,应该有合理的比例,若主观诠释过度,可能会导致诗意的饱满度受损。或许,这是可以商榷之处。 
——鲁侠客(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这是一条心灵的独白与解析,完美的语境要靠诗人自身的创造力。诗中的“远方”是一种内心的定位,也是诗人意欲扭转于当下的一种局面所具有的思想。诗人从“认定”,到具体的节奏,让读者去感受和处理一种关系和形象的转换,从中也制造出一些悬念感。“经过”和“停留”产生的相对性质,诗人及时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理,很快地渗入到诗的意境。“刀刃薄到透明,时间虚无”等手法,也凸显了诗人语言组合的张力。以“水”言志,借物喻人,这也是诗学中的主要手法,因为关系而改变关系,是“生存”的压力也是现状。“若飞鸟死于天空,我必死在追赶你的途中。”从诗人在诗句中所体现的寓意,以致上升到诗人的情感、心理和观念,强烈的意识与画面感,将这个思维推导的过程描写得真实、细腻而生动。“死于”、“追赶”,这些词语的组合作为一首诗结尾的绝妙之处,狂放而不拘谨,灵动而脱俗。诗人在简短的几句诗里,既表达了自己内心于“秋水”流向的选择,也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创作的过程提升了诗的格调和高度。 
——冬雁(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0月26日评委: 
(按投票先后排列) 
 
初审团评委 
炫 东(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 
苍 凉(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 
浊 水(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 
刘春霞(诗人,世界诗歌网河南频道编辑) 
钟 灵(诗人,世界诗歌网陕西频道编辑) 
润 皎(诗人,世界诗歌网上海频道编辑) 
 
陪审团评委 
管庆江(诗人,世界诗歌网贵州频道编辑) 
望尘莫及(诗人,世界诗歌网湖南频道编辑) 
大河原 (诗人,世界诗歌网海外频道副主编) 
 
复审团评委: 
江文波(诗人,世界诗歌网安徽频道主编) 
行 顺(诗人,世界诗歌网国内频道部副总监、《诗日历》副主编) 
煜 儿(诗人,世界诗歌网河南频道副主编) 
齐凤艳(诗人,世界诗歌网辽宁频道主编) 
张继征(诗人,世界诗歌网港澳台频道副主编) 
人土土(诗人,世界诗歌网翻译频道副主编) 
荆 江(诗人,世界诗歌网湖北频道副主编)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