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国好诗榜“地方分榜”评选启事
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好诗榜”的选稿覆盖面,增强“中国好诗榜”的代表性,中国好诗榜组委会与世界诗歌网决定共同举办中国好诗榜“地方分榜”评选活动,现将评选办法公告如下:

一、征稿
1、征稿采取推荐、自荐的方式,以世界诗歌网各省频道为征稿平台,所有参评稿件要求为现代诗。推荐他人作品者,每人限推荐十位以内作者,每位作者限一首作品;自荐作品者,限自荐一首作品。请推荐人或作者本人发至世界诗歌网相应的省级频道(网址:http://www.worldpoetry.cn/forum.php?gid=46)。目前尚未开通省级频道的省份,欢迎当地诗人应聘频道筹建负责人或版主,应聘达三人的省份,可预先开通省级频道供推荐、自荐;
2、推荐、自荐作品须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首发于各种媒体的作品(不含旧作重发),发表媒体不限,包括但不限于报纸、杂志、诗集、网刊、微信公众号、聊天群、朋友圈、微博、博客等,提倡50行以内的短诗。推荐、自荐时请详细注明发表媒体和时间,可以附作者简介,标题前请注明【中国好诗榜】,以与普通发帖相区别;
3、征稿时间自即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

二、评选
1、由世界诗歌网各省频道组成初选评委会,从推荐、自荐作品中评选出30至60首作品提交终审;
2、由中国好诗榜组委会与世界诗歌网共同组成中国好诗榜“地方分榜”终审评委会,分别评出各省上榜作品(每省10-20首)并陆续在世界诗歌网、《诗歌周刊》《诗日历》公布。

三、奖励
1、各省上榜作品由中国好诗榜组委会和世界诗歌网共同颁发获奖证书;
2、收入2022年出版的《中国好诗榜十年上榜作品集》并赠送样书;
3、邀请出席拟于202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中国好诗榜十年庆典”。

中国好诗榜组委会
世界诗歌网
2020年11月16日



2020年度(第九届)“中国好诗榜”组委会:

名誉主任
叶延滨(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
程步涛(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

主任
黄亚洲(著名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会主任)
徐敬亚(著名诗人、批评家,海南大学教授、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

执行主任
大 卫(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
韩庆成(著名诗人、世界诗歌网总编辑)

委员
梁小斌(朦胧诗代表诗人、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
耿占春(著名批评家、河南大学教授、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
陈仲义(著名批评家、厦门城市大学教授、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
车延高(著名诗人、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 川(著名诗人、《诗潮》杂志社主编)
杨四平(著名批评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路文彬(著名批评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艾 子(著名诗人、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世界诗歌网编辑委员会主任)
南 鸥(著名诗人、贵州省新诗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诗修正时代的错位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中国好诗榜】推荐三首
康城  /  2020-11-19 10:23
每人可推荐十首,这帖先推荐三首。

推荐第一首荆溪《庄子赋》,十二背后杯2020年9月23日冠军诗作。
庄子赋
荆溪

鲁迅骨子里的庄子
石涛骨子里的庄子
魏晋骨子里的庄子
李白骨子里的庄子
苏轼骨子里的庄子

自栎木穿过
岩石,直立的天空的尖顶:边界的脱解

我坐在石上看书:边界的脱解
我坐在栎木间看石:边界的脱解

而我是时间的
刚刚十九岁,每一句话都是两千四百岁,不可控
的庄子

2020.9.21
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写《庄子赋》这样一个题目,设身处地想从哪些方面着手组织材料和意象才是不离谱的?其实这样想是有问题的。比较赞同的做法是想哪些可以放弃?就简,极简,无可待?这首诗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后一点。几乎放弃了一切条款或者被公认为是庄子的部分,才接近了庄子。首先,句式很是随意,做到了“自由”。想整齐就整齐,想散乱就散乱,长短不一,随气息吐纳而定,而止,而舒展。其次,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早已深密地编织进了庄子的精神。从鲁迅文笔的谐趣、石涛画的苍朴、魏晋风度的散逸、李白诗歌的风流逍遥以及苏轼传奇一生的豁达随遇都是同一个庄子的不同方面“转世”或还魂于载主的。诗中三处提到“边界的脱解”,可以理解为对边界的突破或拆除。而栎树,这个意象的出现,也大有深意。栎树多为灌木,野蛮生长,防腐不羁,与可以成才的乔木构成对比。也即栎树是拒绝“成材”的,成材意味着被砍伐。这就是庄子。而诗中提到的“刚刚十九岁,每一句话都是两千四百岁,不可控/的庄子”,尤其气贯长虹,具有文化传承上绵延性。这一笔,实在精妙。对庄子来说,没有比一个人“庄子意识”的觉醒,更好的纪念了。庄子赋?赋什么?何以成赋?诗人在瘦若孤木的句式中,朗阔无碍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完成了这个题目。
——黄土层(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刚才在等23日冠军作品时,正在看诗人、评论家百定安的《诗人杰克.吉尔伯特访谈读札》。里面提到“诗歌是一种不自然的艺术”,用在荆溪的《庄子赋》上蛮贴切的,仿佛量身定做的。乍一看这个题目,觉得作者胆子够肥的,克罗齐说:“要想理解但丁, 就必须把自己提高到但丁的水平。”我知道鲁迅、石涛、魏晋的风流才子、李白、苏轼没有提高到庄子的水平,但不知道荆溪提高到庄子的水平没有。不少谋略家、军事家高卧隆中,放言战国七雄,天下三分,厉害得不得了,却连一个莫迪一个蔡大嫂都搞不定。高大上的话题并不能让作品本身高大上,往往适得其反。但这首诗能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自有其“不自然”的妙处:首先作者让庄子略施缩身法进入鲁迅等人的骨子里,出来时还顺手牵羊带出鲁迅等人骨髓和血丝,这是第一个妙处。接着这样的多个满血复活的庄子“自栎木穿过/岩石,直立的天空的尖顶”,特技镜头处理过的“不自然的”人穿过栎木,接着又穿过岩石,也不知从岩石里穿出来了没有,或许穿出来了,站在岩石这一“直立的天空的尖顶”之上,或许化为岩石,变成高山,成为天空的尖顶。“道未始有封”(庄子语),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亦即“边界的脱解”。这是第二个妙处,虚实相生之妙,陌生化之妙,霸气地让读者无条件地成为“想象的受众”,轻轻松松完成了一次造山运动,悄无声息出了一期封神榜。第三个妙处是“我坐在石上看书”“我坐在栎木间看石”,这几乎等同于坐在庄子和鲁迅们的身上看书了,坐在庄子和鲁迅们的身边近距离看庄子和鲁迅们了,此等气魄和胸襟,也只有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有过那么一回,牛顿也只敢颤巍巍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掰,荆溪,数你最牛。庄子也只“天道无为”,荆溪奋发有为。第四个妙处是时间上的穿越,穿越了两千四百年,穿越了空间穿越时间。虽然没有点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语),作者已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了。帕斯说:“一个人唯有感受了摧毁语言或创造另一种语言的诱惑,体验了无涵义的魅力,体验了无法表达的涵义的同样可怕的魅力之后,他方成为一个诗人。”我找到一个例证。
——梅雨(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推荐第二首 伊路《老戏院被拆了》

老戏院被拆了
伊路

工人们站在老戏院的屋顶上
上帝看下来以为在演新剧目了
他们哗啦啦掀起全部的瓦片
散落了经年的蔓草和苔藓

天光倾泻而下
所有的角落都亮了
那些人造灯具锁定的演区
一下子失去了疆界
而灰尘、鼠洞、塑料假花、腐烂的幕布
宁愿自己不要这么亮
老戏院是否还渴望淋一场真雨
不是艺术的雨
是可以洗澡的雨

工人们的演出在继续
他们拆掉未来主义的瓦楞
拆掉荒诞派的架梁
拆掉布莱斯特的柱子
拆掉斯坦尼斯的墙
多功能的导演们、化妆师们、舞台美术设计师们
你们都到哪里去了

工人们站在裸体的舞台上
没有人趁机喊一句台词——
道德啊……真理……
他们闷头撬起一块一块的台板
有人的手指被锈钉扎了一下
啊经过心脏的血,会疼的惊叫
未经排练的一小阵骚乱
被风吹着独舞的破布条
被抓来当包扎的道具
一块曾经被哈姆莱特踩过、小丑踩过、皇帝踩过的木板
被愤怒摔断
老实的木头连疼都不知道
而罪恶的钉子已不知去向

舞台已成了废墟和大地连成一片
但演出还在继续——

偶发的蝴蝶就在旁边
远离程式化的云经过天庭
一张餐桌由断柱和残桩支起
蒸气正旺
一只鸟俯冲几次没有到达那碗米饭
肥大的老鼠盯牢的是花盘里的咸鱼
喂奶女人来不及遮起另一个乳房
一片落叶已掉进汤里
我听见上帝笑了
但是……但是……

演出仍在继续
接下去的节目是重新盖一座更大的剧院
要挖更深厚的地基,打更粗的桩,筑更大的舞台
适合演更大型的戏,更多品种的戏
到时如果请我当舞台美术设计
我一定要把那老民工扛走的圆桌面
掉挂起来做旭日
上帝,你会再笑的
演出还在继续……还在继续

发表于世界诗歌网福建频道2020年10月23日

评论:
皇闻晖:工人拆老戏院的过程就像是在演一场新剧目,而这个剧目并不需要多功能的导演们、化妆师们、舞台美术设计师们,但仍可以演的如此真实,让上帝发笑,让人所有所思。
巫小茶:现实之诗,可谓读得震撼,不是猛烈的声浪,却是海底那可以掀动海面的暗流,雄浑的力量。
我渐渐被诗中强大的叙述所吸引,那是能“超越上帝之预示”的人类的内在力量,源自对生命的悲悯,对“演出的人间戏剧”的深刻洞察,对真相的揭示,对世间深沉的爱。
荆溪:我一定要把那老民工扛走的圆桌面
掉挂起来做旭日
类似这样的句子,总是令我激动,伊路您宝刀未老,愈加深厚的表达的力量,不仅令人感动、钦敬。再次阅读这首诗,是必然的。是的,我又读了一遍、两遍、三遍。我学习、品尚的不仅是诗人的艺术,更是在艺术中领悟那种超俗的、越过尘埃的伟力,高浓度的爱。

推荐第三首禾青子
2020年11月17日世界诗歌网每日诗选 · 第141期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1月16日冠军作品:


游汀溪听泉山访麦子兄

禾青子


我走在山路中间
尽量避免踩响层积的落叶
光线从树梢窥视着前行的脚步

各种鸟儿的叫声挤进寂静,直到摇动整个峡谷
我想知道
淙淙泉水自何处涌出

它的源头那么幽远
甚至缺少一块墓石供我考证前辈的足迹
也没有宿营者留下的遮阳棚

我知道无论如何改变方向
人们都不会厌倦
这片树林神秘的排列组合

坐在山坡上修改词语
声音会靠近我,告诉我
泉水轻涌,与之交谈我们不再成为自然的缺席者


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让我们安静一会儿,再安静一会儿,让我们和诗者禾青子一起,聆听世界的声音:一些落叶的声音传了过来,一些脚步的声音传了过来,一些小鸟的声音传了过来,一些流泉的声音传了过来……还有,一些自己心里的声音传了过来。
聆听的过程,是和这世界交谈的过程;聆听的过程,也是和一个静谧的自己交谈的过程。好了;聆听的过程,就是一首美妙之诗发生的过程。
——陶发美(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禾青子这首《游汀溪听泉山访麦子兄》,诗意浓郁,给读者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画面感。前两段的铺排叙述,成功地为后面的表达提供了一个自然的背景。
从第三节起,诗人开始散发自己的意,用“人们都不会厌倦/这片树林神秘的排列组合”,道出自然的神秘与亲切。第四节出现主体的认识,结尾有王维“坐看云起时”的感觉,同时隐喻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之交谈我们不再成为自然的缺席者”,产生出增值效应,如果没有这一句,自然风光就是自然风光,它就无法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以全诗与题目的关系来看,或许麦子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
这首作品对我而言,虽无过多咀嚼之味,也不是诗人生命体验的高度浓缩,但因其艺术的流畅性和完整性,仿佛云淡风轻,潺潺流水声中,闻到的一股草木的清香。
——雷文(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诗修正时代的错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捡漏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0-11-21 14:08:17
拜读!过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捡漏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0-11-21 14:29:32
老师精彩点评!祝福!好诗再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是哦,可以想象等推荐多一些,那是精华荟萃
诗修正时代的错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