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诗》
康城
新年把遥远折叠成小木桌
你眼中谦虚的人
从未考虑自身的人
附上一杯酒
新年圆桌上,酒里藏着梦想
冲击力,和安宁
快乐的小酒杯,在唇边舞蹈
误解的泡沫溢出
新年了,旧的日子和朋友不会消失
他们在纸上重现
夜晚的手电划出不同大小的光圈
我在想象中隐居,空谈
诗使我的周围空无
变化从未放过我
从未使我的空无彻底
一小节空白,栖息这样快乐
新年,一座移动的房子
速度取决于内在沉默的数量
2002.2
新年了,旧的日子和朋友不会消失
朱佳发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对过年如此看重,除了中华民族;没有任何一种人会在过年时在“空无”中“栖息”,在“空无”中“快乐”,除了诗人。
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群体,凭着对过年图腾般的虔诚,进行着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没随春运流动的人是幸福的;在春运中蜗行,在煎熬中慢慢接近故乡的人是幸福的;无论在何地过年,与亲人团聚的人是幸福。
人们相信,将“年”这头猛兽赶走,来年就会平安吉祥。于是,过年是热闹的,全家老小都在忙着以鞭炮、桃符等物驱赶怪兽,新年承载的,是全家所有的期盼。
而诗人,也在以诗歌的方式过年。
诗人独处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在想象中隐居”。在诗人的想象里,“新年把遥远折叠成小木桌”,天涯成了咫尺。与“遥远”对话,就像与新年对话一样,酒是必不可少的,“梦想”是必不可少的。所不同的是,多数人的酒里或许只有梦想,这梦想美好而实惠,诗人的酒里除了“梦想”,还有“冲击力”、“安宁”和“误解的泡沫”,“小酒杯”的“快乐”,有着更多的纠葛与释怀。
在新年,人们普遍乐于回顾与展望,尤其展望,是新年大餐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因为这展望集结了所有的祈福。诗人也在祈福,而诗人的祈福是给“旧的日子和朋友”,诗人不让他们“消失”,而让“他们在纸上重现”。这种“不考虑自身的人”的祈福,迎新而不辞旧的祈福,是一种升华了的祈福。
“新年了,旧的日子和朋友不会消失”。感伤的温馨,会把我们引入俗世的感动,而诗人自身的感动,则来自于对“旧的日子”、对“朋友”、对世界、对人类的感恩,来自于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
诗人何为?诗人要做的,不是闭门造车地“终极关怀”,臆想世界和人类的未来与末日,而是对现实世界的触摸和感知,感恩他人,才会感动自己,感动自己才能成就诗歌。把“日子”和“朋友”写进诗歌容易,让它们成为诗歌有温度的语词,则需要诗人对“此在”和“无我”的付出,这种付出,往往要耗去诗人一辈子的时间。当然,绝大多数诗人一辈子也无法企及。
因此,为了成就诗歌,为了独善其身,诗人选择了独居诗歌给他的“空无”之境,尽管这“空无”从未“彻底”,因为“变化从未放过我”。
新年了,新年是有“速度”的,这座“移动的房子”的“速度”,“取决于内在沉默的数量”。在新年中“空无”,在“空无”中“沉默”,这“新年”,既是一种移动的房子般可感易触的具象,更是一种灵魂行走的姿态。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