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真情催生的诗句,直抵肺腑
——刘晶诗歌《彼岸》赏析

何澍清



每一首打动读者的诗,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因而,也最能吸引读者。但是,要写出这样一首诗作,往往是真情实感催生的结果。同样,也离不开诗人的精心铺排。诗人刘晶的这首《彼岸》便是这样一首以情动人的真情之作。

“我必须/用心挑选一些词语/与你做最后的告别”

这是一首道别的诗作,开篇即点出主题。“挑选”两个字使人联想到诗人的用心与审慎,并给人一种庄严感,同时也把读者的情绪带到一种分别的感伤之中。“告别”,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分量却很重,而“最后的告别”把读者沉重的心情再一次引向低谷。

“比如灯火、光明、温暖/比如辽阔、诗意、一生平安”

诗人给出了告别使用的词汇:“灯火、光明、温暖”,这些词语体现了诗人想要告别的人之于诗人的感受与意义,也把读着带到一种温暖明亮的境地之中。

“写下这些字的时候/你已在彼岸。用余光/救赎,你的形象足够伟岸/足够将我前行的路照亮”

诗人拉开了和想要告别的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读者感受到了诗歌的空间感。这种空间感加深了诗作的感伤。而“你已在彼岸。用余光/救赎,你的形象足够伟岸/足够将我前行的路照亮”,在相距十分遥远的情况下,彼岸的人的余光仍然可以救赎,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诗的结尾再次强化了彼岸的人对诗人的重要意义以及提灯人般的作用。发自内心的真情深深撼动读者。

这是一首不足十行的小诗,却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蕴含在其中。话离别,却并非单单为了话离别而话离别。诗人将深沉的情感蕴藏于平静的叙述之中,表现出对情感的极度克制。庄重的仪式感为诗歌营造了告别场面的庄严肃穆。

诗作于告别的哀伤中流露出暖心的温情,使读者在悲喜交加中感悟诗人的心境,代入感极强。
诗人通过侧面勾勒与烘托描绘出她要与之告别的人的美好形象,温暖、胸怀宽广和大爱照亮了读者,也感染了读者。

诗作语言素朴,有痛感、有温度,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附:
彼岸

刘晶



我必须
用心挑选一些词语
与你做最后的告别
比如灯火、光明、温暖
比如辽阔、诗意、一生平安
写下这些字的时候
你已在彼岸。用余光
救赎,你的形象足够伟岸
足够将我前行的路照亮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诗作语言素朴,有痛感、有温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