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江水布下旋涡,让我自投罗网
【三秦周刊】第229期
【三秦诗歌】总第536期

本期诗人:屈冰、姜华、若琳、周宜章、郭涛(以收录先后为序)

本期选稿、点评:往事余味


诗二首
文/屈冰

暗源

在树冠的黑色血管里
溶解自己的形状
黑暗从地心涌出时
每片落叶都变成
通往地底的船票

菌丝在头顶编织罗网
发光的孢子不断陈述:
"你们已是自己的墓碑"
树根突然开始倒流
带着冰凉的记忆

刺穿我们空荡的骨架
整片森林正在下陷落
泥土里翻涌着月亮幼时的骸骨
只是暗源在何处

点评:
这首《暗源》通过“树冠的黑色血管”“通往地底的船票”“发光的孢子”等新奇独特的意象,营造出神秘、深邃且带有一丝压抑的氛围,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想象空间。
诗中流露出一种迷茫与探寻之感,语言风格简洁而富有张力,诗句的排列与节奏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沉浸于其构建的独特世界中。(往事余味)




像沙漠记住每粒滚烫的沙
像老树数着年轮里的火

你问我为何总是沉默
只因背上的夜晚太沉重
每个黄昏都来此投宿
把星辰钉进我的脊骨

当月光终于从肩头升起
那是我在偿还
欠给黑暗的利息

点评:
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深沉、厚重的氛围,将抽象情感具象化。以“背上的夜晚太沉重”“把星辰钉进我的脊骨”等诗句,传达出一种背负生活重压的沉默与隐忍。(往事余味)


夜钓
文/姜华

在江边,我也是鱼饵,在水中摇晃
可是黄昏后的鱼,迟迟不肯咬钩
鱼通常会在两种情况下,落进
陷井。一是因饥饿而不择食
如40年前的我。二是老眼昏花
被欲望引诱,主动为执竿者献身

我这一生都在钓鱼,鱼也在钓我
在城市、在乡村、在商场里
在同学、亲人和情人之间,在
有人的地方。直到过了50岁后
直到我学会了钓鱼,直到江水
布下旋涡,让我自投罗网

星星和月亮,看清了一切,上帝
也看到了,他不说话。一只猫头鹰
坐在江边柳树上,背诵《道德经》
河水不管这些,它只管摇晃

点评:
这首诗以“夜钓”为核心意象,将诗人自身比作鱼饵,鱼与钓鱼者的关系充满隐喻,借鱼上钩的两种情况,一是因饥饿,二是被欲望引诱,映射人生不同阶段与状态,如40年前因“饥饿”(可理解为某种匮乏)而做出选择,后来被欲望左右。还将钓鱼场景拓展到生活各处,如城市、乡村、人际交往中,揭示人生处处有“钓”与“被钓”的复杂关系,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语言风格来说,简洁而富有张力,没有过多修饰,却能引发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往事余味)


我困在春天中央
文/若琳

我的身体很轻,像一片流云
无法阻止风带走我
可我,想氤氲成山间的迷雾
和树在一起
不说它的铠甲又厚又硬,而我没有
我们之间的话题不能过于沉重
否则会惊飞刚靠岸的禽鸟

春天来了
你只需要告诉我杜鹃花就要开了
杏花还在赶路
只需要反复指认一只白鹭
去年这个时候它也来过
我们似曾相识
在禁锢了双足的日子
我困在春天中央
期待破茧成蝶

点评:
这首诗充满春日氛围感,体现对陪伴的渴望,借树的铠甲对比自身柔弱。“话题不能沉重,否则惊飞禽鸟”,增添灵动与诗意。文字细腻且富有画面感,情感丰富且有层次。(往事余味)


冬悟
文/周宜章

白雪开始疯狂表演
曾经的青翠与娇艳
曾经的盛开与怒放
就都被漂染
被染白的还有头发和日子

有些思绪河流一样被覆掩
灰蒙蒙的眼睛
已辨不清真实与虚伪
僵硬的四肢
感觉不到温暖还是寒冷

开始怀念童年滑冰的板凳
开始回望过往的纯真
开始寻找北斗的方向
以及拧成一股绳的坚强

此后的冬天 注定不再温暖
我需要点燃身体里的篝火
让烈火燎烤原野
因为野火过后
大地的伤口才会长出新绿
才会有千万匹野马
随着春风驰骋草原

点评:
诗人怀念童年、回望纯真、寻找方向,体现出对往昔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探寻。结尾“点燃身体里的篝火”等表述,富有力量,象征着在寒冷冬日里对希望的追求,以及相信经历磨难后会有新生,如大地伤口长出新绿、出现千万匹野马,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意味。(往事余味)


暮春
文/郭涛

一场风连一场雨
花残叶落

暮春里
分离是命定的
伤感也许多余

一些人
一些事
回忆里栩栩如生
一些花
一些叶
无奈零落成泥

暮春
春天最后的一抹亮光
留在枝头

你抬头看时
又隐入烟尘

点评:
开篇“一场风连一场雨,花残叶落”,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暮春时节风雨交加、花叶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伤感氛围。接下来将暮春的自然景象与人生的分离相联系,蕴含着对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有对伤感情绪的一种超脱思考。诗歌通过对比,体现出回忆的鲜活与现实中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整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感细腻且富有哲思。(往事余味)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