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闽南风物志》
作者:吴文建
►燕尾脊
赐汝一府皇宫起。这是历史源流
也是闽南红砖厝的美丽注脚
而低飞的燕子哪里知道,它的尾翼
有一天,会承载
代代沿袭的乡愁和归思,继而
成为世遗泉州最动人的
一个文化符号
►闽南风狮爷
能祛邪,能避灾,能招福
它往闽南一放,就成了交口称赞的
平安符
事实上,我和更多的我
也视之为信仰图腾。那么多个生活日常
它始终都在,替这烟火人间
默默站好每一班岗
►闽南抱鼓石
也叫门枕石。从浩瀚烟云里转身
之后定居于寻常百姓家
一头在门外,一头在门内
斗转星移,不变的是初心
既承载岁月开阖之力,亦坚定地
为中国古建艺术之美
撑腰
►出砖入石
筑墙、起厝、铺埕
皆需此番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
而出砖为阳,入石为阴
交垒叠砌。数百年来,讲述着
方正朴实的处世之道
浑厚、刚毅,则是另一种特质
和爱拼敢赢的精神息息相关
►闽南滴水兽
上善若水。这尊匍匐的神兽甘于奉献
一直毫无保留地给予
每一滴天降的甘霖
从南洋远渡而来,扎根闽南
不得不承认,它一边消化风雨沧桑
一边见证番仔楼内外上演的
悲欣交集
►泰山石敢当
“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怀揣浩然正气,从泰山之巅
远道而来:哪儿需要,哪儿就有它
镇宅、化煞,倡导平安文化
是啊,无愧于石将军之名
即使风云辗转又千年,它仍能轻易
修正屋宅街角的冲向
►硬山顶
他们说,屋檐不出山墙
有利于防风火
我是门外汉,只喜欢这形而上的
外观美
也不知是谁的祖传手艺如此精湛
用在了这一座座红砖厝
便让闽南风景,更上一层楼
►瓦当
俗称瓦头。也是东方屋檐下的
默默守护者,看似其貌不扬
却在五千载文化长河里,独树一帜
没错,瓦中有乾坤——
融汇匠心的丝路遗珍
以圆就势,纳图、刻字,锦上添花
缔造了建筑艺术的独特美学
►泉州提线木偶·小沙弥下山
一开始,我以为是济公
那憨态、那装扮、那步伐,像极了
和俗世凡尘有约
不过不打紧。皆为悬丝傀儡
生、旦、净、杂,惯于手上功夫
最怕演绎的悲欢离合
悉数重蹈,而我们却难以承受
►拍胸舞
每一次拍击,都在为泉州民俗代言
这生动的舞蹈,是专属男儿的
东方迪斯科
加上闪转腾挪的颠步,圆融又诙谐
你信么?他们可能跳醉了
我也醉。图腾祭祀的古闽越遗存
至今还年轻,活力杠杠的
►高甲丑美
高甲之魅,以丑为美
每一出,都是最不能绕过的惊艳
头扎“女丑髻”,身穿大红衣
脚蹬红色“龙船鞋”
然后配上泉腔与管弦,以及插科打诨
戏曲的“南海明珠”,实至名归
►火鼎公·火鼎婆
一步一撅臀,一步一摆腰
这火鼎踩路,三进三退,踩得滑稽幽默
踩得闽南民俗妙趣横生
“烧去千灾,迎来百福”
则是最脚踏实地的寓意。古往今来
这魔性而奔放的舞蹈,像那口熊熊锅火
一直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