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紫槿 论坛元老   /  2022-1-14 18:16  /   341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望月
文/郑国贤

这枚安眠药,服用多年
仍无能根除——
中秋夜落下的疾

【紫槿点评】这首诗以安眠药作为意象,以抑郁、忧伤、徘徊、超乎逻辑思维的想象,将人的生存状况,迂回、曲折、周旋、隐痛、巧妙地释放出来,不落俗套地扣紧“中秋夜落下的疾”主题。可以说,诗者的定力是不可置否的。

中秋
文/三仔

不画远方了,风太急
就画母亲的咳嗽
画个圆月亮,长在细小的窗台

【紫槿点评】文字简洁明了、凡中见奇、简中见深、内涵深厚。不画远方,只画母亲的咳嗽、圆月亮,一如神来之笔,非常精准地写活了“中秋”。句中所体现出的柔软的东西、诗意的呈现,正是作者诗歌最核心的亮点所在。这个作品,自然呈现出的诗意很美,在异质性诗意的营造上颇见功力,完美地体现了作者在对生活之美的综合建构能力。

中秋月
文/于恨水

如果拆去酒食,端走糕饼
卸载思念,团聚,拜祭等词语
今夜,它比我瘦

【紫槿点评】铺排巧妙,流畅自然,通过几组短镜头铺垫式描写,最终引出“中秋瘦月”这一主题,达到了水到渠成、戛然而止、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紧密的逻辑贯穿于整首诗中,画面感极强,起承转合自然,场景在悲喜之间切换,形成起伏跌宕的效果,辅以新颖的语言、贴切的意象,加之真实细腻的情感,令人为之动容。

中元节
文/海边边

体内漆黑,需要纸钱点燃
用七月半做药引子
治愈一场病痛

【紫槿点评】以虚写实,以小见大,呈现了作者内心世界与现实矛盾交织映射的画面。在“中元节”的背后,是作者纷杂的思绪、痛苦的挣扎与低吼,让读者唏嘘不已。特色有二:一为想象力丰富;二为夸张呈现的艺术魅力。

小巷
文/袁辉(四川)

泥巴和长度你自己看着办,我只想
把我的一份小情绪,放进去

至于你来不来,来了怎样摧毁我的
长城,我都不关心
我只在乎,那么一条窄巷
我是怎么通过的

【紫槿点评】作者为我们虚拟出了一个泥巴做的小巷,意念当中深层次的东西被开发出来,为我们还原出场景、人物、故事、情感。这个虚拟的小巷投射到当下反映的却是曾经一段艰难行走的过程,有些许讨债的戏谑成分,至于为什么艰难,小诗为我们预设了多处伏笔可以追根索源。

一个人的酒肆
文/清秋(河北)

何须呼朋唤友。有春风在左,春雨在右。
来!来!来!风雨有了,随性就有了,润泽就有了
在这杏花村。我吹横笛,做牧童,啸长天
家乡有良田万顷。我插稻,栽秧,牧牛,放马
然后再指一朵杏花
吹满头

【紫槿点评】一个人的酒肆,却写出了千军万马,豪气干云之感,多重物象的攫取制造出了庞大的声势,热闹的场景和题目产生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化解情绪的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心态决定一切,一个人也可以很精彩。

春雨
文/三且

来自另一地方
彩红和绿色的波涛
透明的
落在你的头上
荡漾的不仅仅是
水镜里的花园

汴水、泗水
和桃花
被伞下那个美妇人
怀里的猫
一声声
叫了出来

【紫槿点评】这首小诗让人想到白居易的那首《长相思》,只不过这首小诗把怀春之思写出了喜剧的效应,彩红和绿色的波涛,视觉上明亮,水镜里的花园,镜像也是心像,怀里的猫叫,听觉上绵柔。视觉,心理,听觉的呈现对应春雨,汴水,泗水和桃花让读者找到心像的源头读完有了爱恨交织,缠绵悱恻之感。

麻雀与天鹅
文/老久

麻雀以低飞的姿势掠过天鹅的池塘
它们不曾相识

此时,它们都是水波中晃荡的影子

【紫槿点评】麻雀和天鹅没有可比性,一个丑陋一个高贵,但作者偏偏抓住了这两者之间的共性——影子,用水波作为参照物,让它们之间达成一致没有区别,间接点出作为生命的个体存在,在某些时候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隐喻纵深部分可以折射进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个体存在,颇具深意。好诗总是能够带给人启迪与思索,这首让我看到了。

年关将近
文/绿柳枫(广东)

回家的路是最长的流水线
一批批方言
正日夜赶工,生产乡愁

【紫槿点评】反逻辑反常规的写作看似不合理的存在,却通过嫁接化合,成功的让不合理变成可能。该诗意象链紧凑,比喻、夸张的手法诙谐生动,交头接耳归心似箭的画面呼之欲出,完成了主旨诗意的抵达。

荒园
文/山梅

翻过去!爬上去!
这些暗绿的孩子们呀
骑着老门墙要去哪儿

【紫槿点评】文本俏皮,生动,喜感,新颖。打破了主题荒园在读者内心固有的想象。视觉上情感上形成的反差,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

第一次疼痛
文/葛运江

我说的第一次疼痛
不是新娘初夜的感触
是活了六十多岁
头一次有家难归

【紫槿点评】在否定上加以佐证出来的观点更加令人信服,用新婚初夜的体验与有家难归的心情做比较式的陈述,更能直观形象的表达疼痛感受,读完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契合主题第一次。

空号
文/三农(湖北)

手机越来越卡。我准备
删除一些电话号码
比如广告推销的,久不联系的、已故亲人的

至于父亲的,我决定留下来
让那串落空的数字,替他活着

【紫槿点评】小诗情深,品正,质朴感人。诗性的散发通过细节上的处理完成了自我情感表达以及情感诉求,空数字代替父亲活着加强了这种情绪的感染力,让读者泪目。

流水辞
文/三农(湖北)

穿过了多少小桥
多少草木掩映的两岸人家
到了大兴村,变得有些迟缓

我们洗手,洗脚、洗衣服……
也洗尿布
却从不见它嫌我们脏

【紫槿点评】正所谓流水无情人有情,作者却用反逻辑思维颠覆了对流水的认知,赋予了流水通人性,包容,有情有义的一面。这样的写法有温度,《流水辞》本身就是多重隐喻主题,思维延伸部分,人性化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舒缓情绪的作用。


文/烟雨江南

你是对的,和一包鱼仔对视
有欲望,有将对方连皮带肉吃下
去的想法,天气冷,不想走路
不想眺望小河边的捕鱼人
他走路的样子,像极一只大虾
有时,你被他吓到,他湿漉漉的
冒出来,几丝水藻,多么像一根
绳子,可以拴住夜的脖子
听说他也喝酒,每个夜里喝醉了
就伤心大哭,喝醉了就有许多话
倾吐,像河水那样,在夜里向前
流去,爱不爱的某个人
都要回头去看他,回头给一点
小小的安慰

【紫槿点评】“你是对的”、“连皮带肉吃下”,肯定的语气与欲望诉求彰显出内心的自我矛盾,吃鱼却不想看捕鱼人,这种矛盾心里恰好体现出情绪的失控,而发泄情绪的方式是醉酒和哭。诗里的捕鱼人更像是自我个体写照,走路的姿势像大虾丑化了人物形象,绳子、脖子等意象的出现都是情绪化下催生出来的产物。诗写节奏紧凑,环环相扣,采用隐喻、象征、夸张等手法对人物形象做了铺垫式描写,表达矛盾、愤怒、伤心的心理和情绪。所谓的“满”不过是情绪的临界点,作品妙在结尾的“小小的安慰”,骤然的转折让诗歌内核凸显,诗意得以升华,让人看到了“人间还有爱”的希望与温暖,且成功地将情绪的负面影响化于无形。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提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幼民 发表于 2022-1-16 08:48
点评是再创作,居然创作之创作,也是那么的神奇美妙。

感谢赏读,问好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握手让我有点受宠若惊。问好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点评是再创作,居然创作之创作,也是那么的神奇美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