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一盏心灯照耀生命
李汉超
  
应文浩的《界线》这是一首沉静、睿智之诗,关乎季节,关乎自然,关乎生命。冬去春来,芦苇还在河滩“枯黄”,野豌豆却在堤坡向上生长,几只麻雀飞来飞去。面对这一幅景象,诗人悄然进入冥思之中:冬与春、枯与青、生与死究竟有没有界限?似乎就在眼前,又仿佛若有若无。
    芦苇,是这首诗的主体意象。“再次”看见它时,它已经枯败不堪,虽“借微风扶着”,但心有不甘,“不愿躺下”。与此对照的是野豌豆,正在努力趁着春光向上生长。于是,枯与青的界线就形成了,枯是青的界线,青也是枯的界线。可是,麻雀们不管这些自然的分界还是人为的分界,依然自如地在两者之间来回飞动。“是的,一切皆可逾越”,这是诗人对麻雀的肯定,也是对跨越界线者的精神认同。更为可贵的是太阳照耀万物的时候,既不管枯荣,也不管高矮,更不管贵贱,一律“将它们混为一谈”,一视同仁。其实,界限都是人为的,在大自然面前是“虚”的,在太阳面前更是不存在的。别看那芦苇现在是枯黄的,随着春风的吹拂,它也会即将变绿变得硬朗起来,枯黄之中也将孕育着勃勃生机。
    佛日: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寓理,简洁的文字里蕴含着哲思的光亮,困顿的生命似有一盏心灯照耀,读来给人以光芒和力量。

附:
界  线
应文浩

再次见到的时候
河滩上,芦苇枯黄的身子
借微风扶着,不愿躺下

堤坡上野豌豆
正从堤脚向上架梯子

几只麻雀
飞向野豌豆丛
又啪啪地飞回芦苇上
是的,一切皆可逾越

之间的界线像是虚的
枯色,是青色分界线的时候
也是自己的界线

太阳似乎不管这些
出来照耀它们
并将它们混为一谈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简洁的文字里蕴含着哲思的光亮,困顿的生命似有一盏心灯照耀,读来给人以光芒和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