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老家梦泉 频道主编   /  2023-5-14 17:34  /   225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简评诗三首

老家梦泉


以草木为例

李传英


此刻,你是庄稼中的一株,我也是
努力长成别人眼中的样子
等待评估,等待收割

选择和逃避属于善变的天气
一遍遍更改
一次次重新布局

作为一株庄稼,没有孤本
也没有虚妄的词汇
证实自己

而热爱,依旧属于所有的庄稼和种子


简评:
总体感觉这首诗说的成分多了些,好在说的别致,带着乡音、带着地气、带着成熟庄稼独特的风姿和体香。
小诗题目为《以草木为例》,而具体聚焦的却是庄稼,两者之间似乎有些距离。当然,从广义上说,庄稼亦是草木的一类,只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因其可食而逐渐被种养,两者亦逐步分野,多了些人性,少了些野性。所以小诗首段说:你我都是庄稼中的一株,努力长成别人眼里的样子,等待评估,等待收割。这里的呈现多少有些功利和悲情,但因其及物及心及众,也让小诗走出小我迈进对大我众生的关注。掩卷细思,自由、自在的生存、生命似乎是那样遥不可及。二,三段作者进一步从环境和自身两方面来呈现庄稼的生存境遇,这里更多的是适者生存,不言而自修,似乎做一株自强有用之物就可以告慰自己的心灵了。好在小诗最后一段有所提升,祭出热爱一词,让庄稼般的生存,生命有了些自主、自爱,自由的色彩。再回到题目,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似乎抱紧热爱,做一个有用,利他之人也是一种上上的境界……









望丛祠

予衣


岁月之门缓缓打开
两个人的名字还原一座古老的城

日色和车马渐慢
江水旧疾复发,慢镜头,扑向田野和村庄

原始的炊烟踮着脚尖
从成堆的荒草里歪歪斜斜站起来

听鹃楼,挤满了听鹃的人
鳖灵湖,盛满了岷江的水
今晚,赛歌的人,以悲伤的情绪还原一条河
以幸福的名义怀念一株远古的稻穗


简评:
望丛祠是为了纪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望帝杜宇在蜀地首创了按农事季节耕种的制度,被后代奉为农神。丛帝开明凿玉垒山,开宝瓶口,是李冰之前岷江流域的最初治理者。不了解这些就无法走进该诗,更谈不上品读,欣赏。顾名(望丛祠)思义,自然想到岁月,想到两个人,这就是小诗的起。一个开农耕,一个兴水利,由抽象的岁月延伸到具体的日色,车马,一句江水泛滥扑向田野和村庄,一下就将镜头推近到望帝的农耕和丛帝的水利,这是承之一;“原始的炊烟踮着脚尖/从成堆的荒草里歪歪斜斜站起来”。这段太灵性了,也是小诗最初吸引我的地方,这里诗意化地呈现了农耕文明的兴起,也是小诗的承之二。听鹃楼,鳖灵湖是望丛祠的两个景点,一挤满了听,一盛满了水,小诗从历史拉回的现在,这是转。小诗最后两句艺术化地通过还原一条河,怀念一株稻,来感恩二帝对蜀地之民的恩典,这也是望丛祠兴建的由衷,这是合。尽管现代诗不再追求起承转合,但潜移默化地影响谁又能阻挡的了呢!偶尔用之,依然光鲜迷人。但话又说回来,小诗在谋篇布局上还是有些中规中矩,少了些奇思妙构、距有篇有句还差那么一步,期望予衣友今后有更佳的作品呈现。





清明

指墨


又下雨了
一棵柳树在雨中下着绿色的雨
它等着被采摘,像等待宿命
行人陆陆续续离开
我只折取了最小的两枝
我知道,它站了那么久
也疼了那么多年



简评:
这首清明小诗写得别致,特别是一句“一棵柳树在雨中下着绿色的雨”,一下走进我的喜欢,仿佛自己就沐浴在这场绿色的雨里。古人有折柳祭祖,送别的习惯,作者通过一个雨中折柳的场景呈现,让柳人格化,以柳之疼喻人之痛,再通过柳之雨——绿色的雨,隐喻对亲人过世的热烈怀念,和对后人充满生机鲜活生命的殷殷期许。一句绿色的雨,让我永久记住了这首诗。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点评中肯,指摘明了,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自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