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写作者妙与 金牌会员   /  2024-6-6 16:50  /   459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一天之中难免要有几分钟
穿行过
光也拐不进的胡同
和文明世界失去联络
回想起地球的最初
巨蜈在文明的探照灯下
极速收缩
滚落流水线
按压出真空
订制成烟盒大小
冠名流通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康城 发表于 2024-6-18 08:53
有意思。百足之虫是还有一个成语,你写巨蜈,反而限定了想象力,百足之虫本身比巨蜈含意丰富多了

是的 正是我欠缺的部分 说到远古地球的百足巨虫只能想到蜈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写作者妙与 发表于 2024-6-17 22:24
不好理解是我的过失与读者失去链接了。原本设想的是:百足之虫(巨蜈)死而不僵,影射一些“人”其实并 ...

有意思。百足之虫是还有一个成语,你写巨蜈,反而限定了想象力,百足之虫本身比巨蜈含意丰富多了
诗修正时代的错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康城 发表于 2024-6-15 09:56
已推荐,当时看还有点不好进入诗作,kimi解读高明。我当时觉得不好进入,是因为百足之虫这个形象。令人想 ...

不好理解是我的过失与读者失去链接了。原本设想的是:百足之虫(巨蜈)死而不僵,影射一些“人”其实并没有自己的内核与灵魂,可能只是远古巨虫的一节肢体演化而来,不得不在现代环境中生存而选择模仿人类。浑浑噩噩在人间,却又依靠本能在啃食真正的人。而现代社会的荒诞无常又恰恰给了它们最完美的保护色,包装自己易如反掌,或许是一支香烟的距离……

思维太发散了下次不这么抽象了,也确实容易产生歧义,经两位老师点破我才发现。灵感来源于一则玄学猜想:“清道光年全国人口飞速增长,四万万同胞,(突破四亿)可以说人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四亿人,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人有灵魂,那么出来的大约十多亿的灵魂,是哪里来的?是的,我们都知道的,很多动物逐渐减少,很多动物都灭绝了。这也就有说法,就是什么妖魔鬼怪现在都在做人,这还真不是骂人。”

这个说法并不是很严谨,当个茶余饭后的消遣看看挺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康城 发表于 2024-6-15 09:56
已推荐,当时看还有点不好进入诗作,kimi解读高明。我当时觉得不好进入,是因为百足之虫这个形象。令人想 ...

比如说用恐龙,恐怕就更好理解。巨蜈加上胡同我也是往地铁,地洞去理解
诗修正时代的错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写作者妙与 发表于 2024-6-13 17:25
装进口袋 打上了现代化的标签 内在还是野蛮的、丑恶的 傀儡般混迹在人世间 蚕食他人的能量才是本能 社会上 ...

已推荐,当时看还有点不好进入诗作,kimi解读高明。我当时觉得不好进入,是因为百足之虫这个形象。令人想到蜈蚣,那么就会往这方面去理解,巨兽怪物是有这方面意思,但如果说史前的动物,往这方面,还可以找更有代表意义的动物。
诗修正时代的错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写作者妙与 来自手机 金牌会员 2024-6-13 17:25:39
装进口袋 打上了现代化的标签 内在还是野蛮的、丑恶的 傀儡般混迹在人世间 蚕食他人的能量才是本能 社会上这种“人”不在少数 你无法完全躲避 总是要去接触 在光也拐不进的胡同里狭路相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写作者妙与 来自手机 金牌会员 2024-6-13 17:21:18
哈哈哈kimi的解读很有意思 我的本意更阴暗些 巨蜈代表的是那些无法被文明规训的“人” 如原始地球的百足之虫 即便被笼罩在文明世界的阴影下 仍会在光也照不到的角落露出马脚 罪恶被轻飘飘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进 版主 2024-6-13 16:54:54
康城 发表于 2024-6-13 14:43
这段文字似乎是一首现代诗,表达了对现代文明和自然原始状态之间冲突的思考。诗中"光也拐不进的胡同"可 ...

"光也拐不进的胡同"可能象征着那些现代文明无法触及的角落。——如果每天必须经过这种地方那就太恐怖了。进地铁站反而更合理一些,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坐地铁又显得太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永进 版主 2024-6-13 16:37:06
康城 发表于 2024-6-13 14:43
这段文字似乎是一首现代诗,表达了对现代文明和自然原始状态之间冲突的思考。诗中"光也拐不进的胡同"可 ...

厉害!读得比我还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