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由世界诗歌网、贵州清溪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世界诗歌》杂志社、《香港文艺报》社共同举办的“十二背后杯”首届中国诗歌擂台赛,10月16日比赛评选揭晓,黎落的《我观察着树叶》在30首初选作品和3首补选作品中胜出,荣获首届中国诗歌擂台赛第46日“日冠军”。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9月1日开赛,至2021年8月31日结束,每天评出一位“日冠军”,获奖名额多达432个,奖金奖品总额达11万元,年度冠、亚、季军获得者,将邀请出席博鳌国际诗歌节,并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颁奖仪式。《我观察着树叶》将配简评在今天的《诗日历》微信公众号发表,黎落将获得奖品:全年(1-4期)《世界诗歌》(中英双语全彩色杂志)一份。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0月16日冠军作品:


我观察着树叶

黎落



树叶落下来
树叶离开树枝
树叶的告别自然而来
它所要去的地方不可能是别处
在我这里,看到的落叶带有自然性
没办法复制这一枚树叶
也没办法复制那一枚
靠在一束光里的两枚树叶形同虚设
它们曾隶属于同一个人,譬如
观察树的我或你
不同的角度,树叶是两样东西
它有时是活的,在秋天慢慢老
有时不动,在窗前聆听另一种落地声


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娓娓道来的一首诗,如潺潺的清溪。诗人黎落以观察树叶这一特定场景来成就一首诗,是诗人为打开慧觉之门的一种觉受式的探寻。这种探寻是在自然的体悟里遵循树叶自然离开枝头 ,自然飘落来完成的。他说,树叶告别枝头的自然,以及他看到落叶自落的自然性。行笔至此,诗人笔锋一转,他说:“没办法复制这一枚树叶/也没办法复制那一枚”令诗歌自然诗语里看似轻飘的表述有了某种思想的重量。人类对于复制都是有办法的。人间有太多的山寨版。但是,诗人的前提是自然的复制,这个是人类无法完成的。也许诗人在隐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枚树叶”这句俗语。但诗人的诗意并不仅限于此。紧接着, 诗人写了靠在光里的两枚树叶的虚无感,以及观察树的我与你的存在感。最后,诗人说出不同角度的不同的觉与受。树叶与人在这里来了一个互调。人在观察树叶慢慢飘落,树叶又何尝不在默默注视着窗前主人公的慢慢变老?那另一种落地声,使诗意走向了深远。
——只蝶痴梦(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熟知黎落,遗憾的是,我不能代表所有读者,说出这首诗的好!但我至少读出语言向自身索取的动力。
首先,作者将整个秋天的空旷、萧瑟投影到一枚叶子。作者"观察"的过程,实际也是对现实凌乱的一种整合过程: "树叶落下来","离开树枝","没办法复制",最终"在一束光里形同虚设"……过程中,作为原型的生活真实被解构,而指向语言中充满无数矛盾的艺术真实。并且,整个叙述,作者的语言一直是克制的。这种克制,令现象无限接近本质。
此外,作者毫不掩饰写作的焦虑,以致诚实构成最大的语言成果。譬如" 它有时是活的,在秋天慢慢老/有时不动,在窗前聆听另一种落地声声"。这种焦虑,实际也是诗人精神内里的大片废墟与荒漠,在语言中的物化。
——我想,这应该属于一种坦诚事物底层裂缝的写作,充分形成了作品的震撼力,从而打碎读者的阅读快感,令读者陷入更多内省式的观照,也从而契合或打通了读者的生命体验,极大地完成作品的二次创作。
如同艾略特所说"诗人的部分职责,就是把更丰富的词恰当地安置到较贫弱的词中间去,我们不能用丰富的词汇把一首诗压得过重。"
所以,我读这首诗的朴素时,好像整个秋天的世界,只剩下一片叶子: 还在飘零,还在零落成泥碾作尘……最终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了。
——曹忠胜(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0月16日评委:
(按投票先后排列)

初审团评委:
徐长森(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李 艳(诗人,世界诗歌网湖北频道编辑)
浮 石(诗人,世界诗歌网湖北频道编辑)
隐士公(诗人,世界诗歌网山东频道编辑)
白仁飞(诗人,世界诗歌网天津频道编辑)
张祖鹏(诗人,世界诗歌网河南频道编辑)

陪审团评委:
小艾老师(诗人,世界诗歌网上海频道编辑)
米 祖(诗人,世界诗歌网湖南频道编辑)
王艳慧(诗人,世界诗歌网注册会员)

复审团评委:
林小会(诗人,世界诗歌网贵州频道副主编)
老影子(诗人,世界诗歌网辽宁频道副主编)
关门雨(诗人,世界诗歌网内蒙古频道主编)
党水北(诗人,世界诗歌网陕西频道副主编)
孙国福(诗人,世界诗歌网吉林频道副主编)
许剑桐(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副主编、《诗日历》副主编)
风 笛(诗人,世界诗歌网上海频道副主编)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蔚翠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0-10-18 15:26:46
树叶落下来 树叶离开树枝 树叶的告别自然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韶辉 来自手机 金牌会员 2020-10-18 13:37:07
评委能评出这样的诗歌得奖,是耻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韶辉 来自手机 金牌会员 2020-10-18 13:35:48
不同的角度,树叶各分东西。这才是汉语!n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韶辉 来自手机 金牌会员 2020-10-18 13:33:28
先把语文学好,再写分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韶辉 来自手机 金牌会员 2020-10-18 13:30:25
不同的角度,树叶是两样东西,这不是正常语句的表达,更不属于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首诗,无疑是以秋天为只要特征,以秋天为落脚点,以及落叶的形式感悟人生。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人生,万物之间每一次循环的节点,都是以秋天为准。落叶的形式,即碰即落。于秋天的每一次碰撞的结局,所有的事物都会慢慢变老;反之,情感随着叶落,和时间的推移反而变得越来月厚实。如同诗中所描述的一样——有一种踏实,落在地面上的响声。以为,这就是这首诗所要表现的内涵。
       “不同的角度,树叶是两样东西”,是这首诗的一句。如果这样写得好可否更好一点呢?“不同的角度,树叶是两片相同的回声”!这首诗最大特点,就是不动声色地表达了属于自己的,也是岁月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离落的诗善于平中见奇,于别人写过的地方起步,另辟蹊径,这首也是。当剥去了所有修饰之后,见到自然本身的样子。但个见后半部分感觉还是落俗套里了。总体还是很好的、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脸猫七 来自手机 金牌会员 2020-10-18 09:36:10
本猫比较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喜欢哦,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荆棘草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0-10-17 22:27:15
今天的诗荆棘草草草看了一遍,如果硬要选一首日冠军,荆棘草只选一首25号的作品,登陈子陵钓台怀古,入选理由,无理由。有比较才有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