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辉/点评琳子的诗《老屋》
空灵部落/品鉴詹明欧的诗《生/死/劫》
点评琳子的诗《老屋》
卢辉
这首诗让老屋直接化身为人,老屋即我,我即老屋,一切因老屋而灵动起来。这种灵动不是简单的复古,不是简单的托物言志;不是简单的拟人,更不是简单的过往还原,而是让老屋在否定声中肯定过往的喧嚣与生命。很多托物言志的诗大多是志的演绎,准确地说,这首诗更像及物性写作,诗中的志已经融渗到物(老屋)的还原过程中:“我喜欢自己是干瘪的皮囊/是一把空空的锁/不需要钥匙和密码”,这首诗关注心理物件,追求感觉路径,有自己秘密的经验体系与心理诉求来支撑这座老屋。
由老屋诱发的写作冲动,对于作者而言,在否定声中的找寻正好激起了对老屋的联合幻觉:“我不喧哗。不进入激流/不争取黎明和太阳,不争取绿色/我不奔跑。没有码头和群山/没有邂逅和灵符。等人群散尽/我把自己藏在屋角,藏在/一把稻草中间。”读者看重的也正是这种联合幻觉里的原生状态和生命气息,看重的是物我之间直接、原始的本能反应,看重的是富于音乐性的语言,像一气呵成的乐章,而不断断续续,零零散散的叙说。
由老屋所传达出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相互干扰、相互独立的关系,被作者的语言本能推向极致:“我不呼唤父亲母亲/不埋锅造饭,不吃叶子/我只站在投胎的地方再次嚎啕大哭”。这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正是一种天然的、不可复制的青涩气息,仿佛老屋一点都不老:无须染指,只管还原。
附:
老屋
琳子
我不喧哗。不进入激流
不争取黎明和太阳,不争取绿色
我不奔跑。没有码头和群山
没有邂逅和灵符。等人群散尽
我把自己藏在屋角,藏在
一把稻草中间。我不发芽
我喜欢自己是干瘪的皮囊
是一把空空的锁
不需要钥匙和密码。雨水和风
也不能把我打湿
我不呼唤父亲母亲
不埋锅造饭,不吃叶子
我只站在投胎的地方再次嚎啕大哭
品鉴詹明欧的《生/死/劫》
空灵部落
崇尚天才,实是不想在人世用功使力。新人常有而天赋不常有。开智只是一说,人的开智并非固有的模式,有早有晚,有人一生也未见得以开窍。所谓坚守,所谓大智若愚、大气晚成,总是给未成功者以积极的力量。诗人詹明欧也在寻思这开智的奥堂,写了一首《生死劫》来解读命运之书。
国人尊圣贤,西学好大师,都是老而弥坚的人物。“当他们的聪明开始溃败,/我才得以心智开窍。”这样的心智开窍给予诗人以安慰。同时诗人发现自己:“一觉长眠醒来,/下身血气充盈,某物挺立。”心智刚开,身体坚而不衰,身心健康正当时,但现实不可管控,自我难以驾驭,诗人也只是一声长叹:“也有悲伤绝望的时刻,/感觉死神不久要将我拖入墓地。”人世的悲凉不是生老病死,而是人的价值难以实现。时间的公正性在于对谁都吝啬,你可以浪费但都是以生命为代价。我也常常对有限的时间发呆,又常常拍案而起抓住时间做自己最为乐意做的事,紧盯现在而不及其余。
人生的终点必定是墓地,如果你的目光只往远处去看终点站而不关注沿途的风景,那么你就加快了赶往终点的速度。为此,詹明欧写道:“那时,我经常从睡梦中醒来,/发出‘我要死了’的惊恐尖叫”。正如诗歌不可写得过于线性,写得太滑,诗人需要留住读者,藏而不露诗的内核之宝,用语言的摩擦或跳跃,在曲径之处通幽,通幽之处别有洞天而柳暗花明。诗歌的语言魅力是诗的灵魂,诗的精神才是诗歌的骨骼。对于生与死的强取豪夺,一个“劫”字便是灾难性的。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以晚年的精神求生而以求得年轻,与年轻时意识到晚年的悲凉,形成一个劫难,以此来搅动人心。并以哲学思考,场景描述,历史跨度这三节来连缀成诗。
詹明欧是具有先锋意识的诗人。他不写风花雪月,不写千篇一律的幸福与爱情,他写困惑,写抗争,写一个人如何博得生命的价值。作为凡人,往往所作所为都是徒劳的,雁过也无处留痕。但是作为一名诗人,他就具有凝聚力的本能,诗人的发声永远出自于灵魂,他将生死之劫展现出来,便有死而后生的悲戚。
2021.8.18
附:
生/死/劫
詹明欧
当同龄人进入了衰老,
我好像刚刚开始成熟,
当他们心计用尽过气之时,
我才有了一点谋略,
当他们的聪明开始溃败,
我才得以心智开窍。
一觉长眠醒来,
下身血气充盈,某物挺立。
早晨无论面对阳光还是雨雾,
觉得自己年方四十。
也有悲伤绝望的时刻,
感觉死神不久要将我拖入墓地。
这没有什么可怕,
我在十几岁时,就明白这一道理,
就已清楚这一事实。
那时,我经常从睡梦中醒来,
发出"我要死了"的惊恐尖叫。
2021年08月14日中午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