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国诗歌擂台赛 于 2023-11-2 09:39 编辑
由世界诗歌网、贵州十二背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世界诗歌》杂志社、《香港文艺报》社共同举办的“十二背后杯”第三届中国诗歌擂台赛,10月31日比赛评选揭晓,牛莽《老门牌号》在进入复审阶段的26首作品中,与另外1首作品各获6票,后经终审投票,该作品获得4票胜出,荣获第三届中国诗歌擂台赛第259日“日冠军”。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2月8日开赛,至2023年11月14日结束,每天评出一位“日冠军”,获奖名额近300个,免费出版诗集10部 ,奖品总值超过10万元。年度冠、亚、季军获得者,将邀请出席博鳌国际诗歌节,并举行颁奖仪式。《老门牌号》将配简评在《诗日历》微信公众号头条发表,并为作者颁发电子获奖证书。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参赛方式:
1、所有参赛者请到世界诗歌网注册,网址:www.worldpoetry.cn,注册名与发表作品署名须一致,不少于两个汉字,不能有字母、数字或符号。如出现不能注册的情况,请致函邮箱hqchf@sina.com说明(邮箱拒绝投稿);
2、将一首现代诗(未在纸质媒体发表过,未在任何媒体或征文中获奖,每人每天限发一次,否则取消比赛成绩)发到世界诗歌网国际诗歌论坛“国际诗赛”频道,同时在每日诗赛主帖下跟帖。作品标题前请注明【擂台赛】。提倡40行以内的短诗(长诗也可参赛)。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10月31日冠军作品:
老门牌号
牛莽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半塔66号
这个老门牌号
如今,仍然斑驳地高高挂在
故乡记忆的门楣上
我何尝不是故乡,一块流动的老门牌号
走到哪,我都把祂高高地
挂起来,唯恐迷失了方向
那日,孙子填写入学登记表时
如同当年他的父亲
入团、入党、入职时,也把我高高地挂起
挂在籍贯一栏上
每当我被高高挂起时,我都感到
十分愧疚、无奈和悲伤
当今,我生命的记事簿上
仅剩下半塔66号,这个象征符号
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这近半个世纪,中国发生了快速复杂的社会变迁,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人口的大量迁移。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国的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正在步入后工业化或者说信息化时代。“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太快”——身处这个时代的人,都有着这样的感慨。大量移居他乡的人产生了身份认同上的恍惚。尤其是第一代打工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故乡是个如此固执的存在。起初,由于父母健在,逢年节还时常回去探望。到后来,亲人们不在了,他们也年事已高,故乡最终浓缩成自家的老屋门楣上的门牌号。
本首诗歌形式整饬,分四节,每节四行,诗人的情感在递进,这当然是诗人有意为之。“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诗的开手这样说,表明诗人离开故乡时间上是如此久远,同时,暗含他离开故乡时应该很年轻。二者交织在一起,一下子把思乡的情绪推向一个高度。“半塔66号”是诗人老家的门牌号,依然“高高”地挂在自己的记忆中,这里的高高二字,无疑是在强调它的重要性,对于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生养他的家乡更重要的呢?!长久地风雨侵蚀,老门牌肯定是斑驳的,但它在诗人心中是清晰的。
诗的二、三两节,都使用了“高高”二字,逐步推升诗人对老门牌号的感情温度,其间,诗人被自己也被儿孙当做故乡老门牌号的化身,在异乡固执的存在着。
第4节, 诗歌的温度上升到了顶点——老门牌号和诗人自身合而为一。诗人把老门牌号高高地挂在自己心中,自己则被儿孙们高高挂在异乡人的身份上,诗人内心的愧疚也正缘于此。诗人的无奈是对时代的无奈,悲伤是远离故乡的悲伤。
最终,“半塔66号”这个老门牌早已成了一个象征符号,高高地挂在诗人生命的记忆中。该诗前后照应,读起来还似乎有一种复踏感,看似无心,却用心良苦。
——冬雁(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当值评委:
初审团评委:
语 铃(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原色土(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千 诃(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刘 党(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蔡召钦(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复审团评委:
冯好平(诗人,世界诗歌网黑龙江频道副主编)
野 梦(诗人,世界诗歌网甘肃频道副主编)
姚 波(诗人,世界诗歌网云南频道副主编)
莫日根(诗人,世界诗歌网河北频道副主编)
王海云(诗人,世界诗歌网山西频道副主编)
浪花(崔华云)(诗人,世界诗歌网黑龙江频道主编)
竹 月(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副主编)
大连点点(诗人,世界诗歌网辽宁频道副主编)
简 爱(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执行编辑:唐九歌)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