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芹说:爱神花园的一次梦幻之旅

——读雁西获奖长诗《神秘园》




2019年1月20日,雁西诗集《神秘园》在意大利罗马荣获“但丁诗歌奖”,我一点不惊讶,觉得是迟早的事。一直以来,雁西除了短诗写作外,还固执的坚持长诗写作,这在当前浮躁的快餐式创作氛围下是难能可贵的。之前读过《致爱神》,后来因为时间琐碎再也没读过长诗。但长诗在我心里的份量还是很重很重的。一个诗人如果不写长诗,总觉得愧对于诗人这个称号,至少不能称之为伟大的诗人。就像音乐剧,谁能否认它有至高无上的艺术性,我想长诗也类似音乐剧一样,在诗歌界处于尴尬局面,谁都敬佩但谁又会去用心欣赏和尝试呢。雁西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是对的,但这需要投入非常人的精力,他用自己娴熟的抒情诗语一直坚持着,正慢慢走向伟大诗人的行列,而《神秘园》正是雁西走向国际诗坛的开始,写下这句突然查到雁西在2016年9月获加拿大婵娟诗歌奖,早在2005年就应邀参加“第十九届世界诗人大会”,但我还是不想改变这一说法,也许有些唐突。

《神秘园》创作灵感源自栗子的《迷失》《第五类森林》《幻影》等油画作品,是诗画结合的一部优秀作品。原来打算只做推介,但忍不住还是通读了几遍。情诗王子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就栗子的画作而言,比较神秘,比如迷失系列、幻影等等,画作本身主题是否指向爱情我无需知道,但雁西依旧能用爱情这个主线去贯穿和诠释,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揭开神秘面纱的爱,是通透的、宽泛的,是有情有义的、坚韧的、永恒的。如果说《致爱神》里的爱是神圣的炙热的,那么《神秘园》里的爱却是超凡脱俗的,虽然有时有些苦涩。“越是珍贵的/越是消逝的快”,“我知道 你已死去了一千回”,但“雨洗亮了天空/泪洗亮了心灵”,“说好了 彼此陪着 一生一世/说好了 彼此爱着 一生一世”。诗中大量意象作为爱情的佐料,既增加了在场感也激发了情感上的浪漫。也许正因为神秘我们才神往,才渴望揭开爱情的面纱。爱情有形状吗?爱情可触摸吗?爱情是无欲的吗?爱情是清晰的吗?爱情是永恒的吗?诗人雁西以细腻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关于爱情、生命体悟。我相信笔下生花都是诗人雁西人生阅历积累不经意间的流露,自然而然化作流畅的情感文字如瀑布般直冲而下,令观者为之震撼。说实话,对于爱情题材能一直保持旺盛创作热情,我猜创作者一定是唯美主义者。多数诗人的爱情也浪漫过,但有几人不被生活琐事磨灭。就当下所读到的,一个诗人可能会写出几首感人的情诗,但写出几篇情诗长诗来的确需要独到的生活阅历和个性,我说的个性是一种保持对生活至始至终的热情和纯真并慢慢沉淀下来。雁西曾说过:“我觉得,中年的自己更加能够沉下心来,勇敢地面对内心和灵魂的真实。在诗歌写作中,一方面聚焦于对内心的抒情性表达,另一方面要使作品与时代、社会有共鸣点”,雁西做到了。真性情是需要一个环境来激发的,而抒情类诗歌就能做到这一点,当然,那些滥情的诗歌不在其列。当下诗歌界不缺少先锋类诗歌,缺少的正是像雁西这样有真性情的抒情诗歌。

中国诗人在国外获奖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中间一定有某些关联。通读雁西长诗《神秘园》时隐隐约约总有西方诗人笔下写作风格的影子,因本人没有系统接触过西方现代诗歌,只是零星读过,也不敢断言。就雁西的《神秘园》和但丁《神曲》相比较而言,两者的确有某种关联。《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假想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游历。而雁西借助画家栗子的画作中呈现出来的神秘风格,幻化出一个神秘园,以自己的爱情及阅历也进行了一次游历和体悟。不过但丁《神曲》偏向于叙事,有宏大的故事脉络呈现出来的是封闭式结构;一个偏向于抒情,既有长诗的构架但抽出每一首又能独赏,结合以前读到的雁西其他长诗,均已形成雁西开放式的长诗语言体系。就主题而言,一个是借助诗歌呈现个体经历多一点,一个是谴责教会统治下的诸多社会现实,“呜呼,奴隶的意大利,/痛苦的温床,/你是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孤舟,/你不复是各省的主妇,却沉沦为娼妓! ”,有明显隐匿其中的政治色彩。雁西擅长情诗写作随处可见,比如最近读到的“每一朵玫瑰的死亡,都因为爱上一个人”,信手拈来,想象奇特。在《神秘园》中,这样的意象随处可见,清澈流畅的语境如暗流涌动的情感,用清晰坚决的态度完成了一场生死合一、灵肉合一的升华,给粗糙浮动的尘世一次洗濯。《神秘园》整体的基调是神秘的,栗子画作基色的迷幻,有些诗明显受到画作基调的触动,但多数还是从一个点的触动带动诗人对爱情和人生的整体看法和追求,神秘中透着温暖。其实人这一生爱也好,不爱也罢,最终要走完自己的人生。所谓“永恒的孤独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秘园,从序诗到尾声,从漂浮到葬礼,所呈现出来的神性与《神曲》有异曲同工之神似。最近读到一篇于坚的诗歌访谈,他说:“诗人唯一的立场就是诗的立场”,尽量避免简单涉及政治事件中。我个人也比较倾向于对生活本来面目的发声,从个人经验中提炼出与大众共享的部分。

雁西获得“但丁诗歌奖”是首位中国诗人,为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学上赢得了声誉,在当下其意义是非凡的。低调做人,埋头做事,这是我对雁西本人的总体印象。如此印象,雁西诗集《神秘园》在意大利罗马荣获“但丁诗歌奖”也就不奇怪了。

                                                                                        2019/3/4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老师。下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