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山小记
//向天笑
小时候
村子对面就是东方
但山不叫东方山
就叫对面山
长大了,走出对面山
才知道东方还有矿山庙
矿山庙过去,还有铁山
铁山过去,才是真正的东方山
长乐和尚健在时
我登过东方山
正慈和尚升座时
我住过东方山
不过,我不烧香
也不拜佛
就站在山顶上
往山下望那么一眼
如今,东方山在我的背后
在我居住的西面
东方山还是东方山
我始终在它的山脚下
【曹红燕赏读】人到中年,经历了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的修练历程,才有了“就站在山顶上,往山下望那么一眼”的大觉大悟。“我不烧香/也不拜佛/就站在山顶上/往山下望那么一眼”,这是觉者的放下,超然与自在!“我不烧香”,我无所求,“我不拜佛”,佛在心中。站在山顶上的那个“我”有别于来来去去的香客。“我不烧香/也不拜佛/就站在山顶上/往山下望那么一眼”应是这一首诗“会当凌绝顶”之处,禅意最深之落笔。
湖北省黄石市东方山是药师佛文化道场,有千年古刹弘化禅寺,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慈法师是弘化禅寺方丈。东方山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该诗的写作,以“我”的成长为时间轴,从方位上由远到近,对东方山这块佛教圣地进行了“小记”,这首“东方山小记”,小记的不只是东方山,而是记录的诗人自己对东方山,其实是对佛法的由远到近的深入、觉受和感悟。该诗从开始面朝东方,到走近东方山,到登上东方山,与东方山弘化禅寺两任方丈常乐和尚和正慈和尚的交往及佛法的熏习,到“就站在山顶上/往山下望那么一眼”的觉悟,到“东方山还是东方山/我始终在它的山脚下”的对佛法的恭敬,一共五节,记录了诗人走近东方山认知东方山,由此内心觉悟的这一个过程。
“如今,东方山在我的背后/在我居住的西面/东方山还是东方山/我始终在它的山脚下”,不管“我”所处的方位如何变,“东方山还是东方山/我始终在它的山脚下”,诗人在表达着他的恭敬和虔诚。
“我不拜佛”,但“我始终在它的山脚下”,禅在此,由此悟!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