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ortal
国际诗人笔会
国际诗歌论坛
BBS
国际诗人专栏
批评家专栏
翻译家专栏
诗歌圈
Group
登录
/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国际频道
国内频道
国际诗赛
世界期刊
注册须知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国际诗歌论坛
›
原创作品
›
评论comment
›
查看内容
发布主题
只蝶痴梦
频道主编
生命与爱情的直方图 ——————吴投文诗歌《你的七夕》 赏析
©
只蝶痴梦
频道主编
/ 2020-9-5 08:29 /
284 浏览
版权:
保留作者信息
生命与爱情的直方图
——————吴投文诗歌《你的七夕》 赏析
文/只蝶痴梦
在人生的坐标系里,所有的遇见都是冥冥之中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仿佛重合后同方向平行延伸的两个点。
——————题记
曾经读过一些关于生命,关于爱情,关于婚姻的诗歌。像吴投文这样用“夕” 作为人生的标点,用数字来高度概括爱情、生命、婚姻相互融合的诗歌,在我孤陋寡闻的诗歌涉猎中实属鲜见。不过,吴投文这首写《你的七夕》着实令我将世间爱情的姻缘际会,与生命始末的意义,以及世间纷繁的交错与冥冥之中的安排来了一场深度的透视。这种透视引发的思考是多维的。有3D的 效果。诗人奇异的表现手法就像用生命做坐标圆点在坐标系里做的一个爱情婚姻的直方图。这是生命的刻度与时空中某些机缘交错,由点,到线,到面的场景呈现。他仿佛在带读者目睹一场生命与婚姻爱情的花开与花落。 纵观全诗,诗人都是以直方图的诗歌表现形式,将生命由开始到结束这一过程中所遭际的某些缘分,青梅竹马的友情,爱情,婚姻,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投放到宏大的时空之中,令读者来了一次可视性极强的心灵感知,这种感知可以刺激读者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思索与探寻,去探寻生命中的这些阴差阳错的结合与分离之间可能存在的某些偶然或者必然的联系。这种冷叙述式动漫场景效果,将会带给人内心的碰撞,思维的深入。
诗人在第一夕,揭示了初始的生命在时空中降临,与时差的交错。一个已经出生尘世,另一个尚未降临人间。 “,我早于你出生,你在天上。”
诗人在第二夕,以幽默的语言呈现出的是冥冥中的某些定数。两个不同场景的描写,却似乎在冥冥之中有某些定数。像是在预示两条不同的轨道都在向同一条 轨道靠拢。那将是冥冥之中生命的邂逅。“你用力啼哭,长得很丑。我流着鼻涕,在月下逐鹿。”
诗人在第三夕 ,写到了爱情初始的萌芽与交集。这是青梅竹马时在一起的玩闹场景。“第三夕,我见到你,说你长得很丑。你真的长得很丑。”
诗人在第四夕,写到了爱情的青涩阶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场景再现,只是在失约与爽约间演绎爱情的懵懂,“我在月下等你,你没有来。葡萄架上的露水那么亮。”
诗人在第五夕,写到了爱情的升温,婚姻步入正轨。爱情的热烈在这里很形象地呈现出来。“我在黑暗中抱住你,你沒有挣扎。鹿在远处打着响鼻。”
诗人在第六夕,写到了中年到老年的婚姻生活。那种相濡以沫的状态。他说他们一生没有秘密,也就是说他们由两小无猜到步入中年老年的时光的平静与幸福。他们吃的那条鱼是阴阳鱼——白昼与黑夜。“我的一生没有秘密。隔着餐桌,我们一起吃一条鱼。”
诗人在第七夕,写到了生命的消失。这种生离死别的场景被诗人不注入任何情感的语言形式,平静地叙述出来。这是诗人的隐忍。、他浓烈的情感被冷叙述的语言包裹得密不透风。“我在地下,你在地上,月亮在天上。”
《七夕》读毕,满目苍茫。
附:吴投文『 你的七夕 』
第一夕,我早于你出生,你在天上。
第二夕,你用力啼哭,长得很丑。我流着鼻涕,在月下逐鹿。
第三夕,我见到你,说你长得很丑。你真的长得很丑。
第四夕,我在月下等你,你没有来。葡萄架上的露水那么亮。
第五夕,我在黑暗中抱住你,你沒有挣扎。鹿在远处打着响鼻。
第六夕,我的一生没有秘密。隔着餐桌,我们一起吃一条鱼。
第七夕,我在地下,你在地上,月亮在天上。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回复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覃可
金牌会员
2020-9-5 12: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5 14: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
谢谢覃可版主提读。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左岸
中级会员
2020-9-5 15: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板
诗歌贵在构思巧妙,本诗即是。这才叫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5 15: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5
#
左岸版主说得是。这首《七夕》独具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幽林石子
高级会员
2020-9-5 16: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6
#
吴教授这首诗读过多次,非常有特色。今日读到了只蝶的美评,问好!
幽林石子,实名石世红。鲁迅文学院湖南诗歌班学员,音乐诗人,评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蝶痴梦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9-5 1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7
#
谢谢幽林石子版主雅赏!问好!遥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浏览过的版块
福建频道
天津频道
返回顶部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