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松跟帖自评发表在山西频道的诗歌<5>
落日
文/大明松
一条曲折的小路
劈开险峻的山峰
那太阳所没的地方
人们的脚步便越来越频繁
那夕阳映照的地方
便经常缱绻着人生的遐想
一棵棵苍松沿峭壁攀缘而上
顶峰的艰辛融入苍翠的海洋
一道道目光自上而下
放大深入崖谷深处
鸣虫、归鸟、惊惕的草兽
茂草、密林、潺潺的溪流
生动忙碌的生物王国
细微中的宏大足以让你流连
然而当你抬起头
翻越群山万壑时
那临近千山绝顶的落日
正映射着万里云霞
向着你奔涌而来
自评:当时我也是跟随一起登上峰顶的人,特别是带着惊喜的孩子们望向悬崖下的目光而产生的感受,“一道道目光”说明我不是孤单的。然而高山肯定就伴随着森林覆盖,向下的目光自然会被茂密的树林遮挡,这样就只能靠联想了,这也是符合人的思维习惯的,所以这里出现的“放大深入”是关键,读到这里读者都会有疑问,为何要放大深入?“放大深入”应该能起到发散思维的作用。读者的第二个疑问是:为何会出现“鸣虫、归鸟、惊惕的草兽,茂草、密林、潺潺的溪流”?这里用了一下倒叙的手法,这些也许只是这次登山看日落过程中的感受,也可能是之前游历大自然林林总总感受的部分组合,这就看读者怎样放大自己的思维了。当然每个人登上看日落的经历都有其特殊性,只有亲身体验了这种特殊经历才能很容易的感受到。
这首诗有一条曲折的小路引出,险峰上有了路,就会吸引很多人在落日奇观中产生遐想。再用山崖下茂密的树林挡住视线产生联想,并把人对大自然的一些感受和想象整合融入其中,组成了一个生动忙碌的生物王国,这些虽然是微观的感觉,给你的却是无比宏大的感受,足以让你流连忘返。最后“然而当你抬起头,翻越崇山峻岭时”,更宏大场面“铺天盖地落日红霞”想你奔赴而来。下面我对此诗概括性的感受,也希望张老师和其他老师实话实说,有没有一点这样的感受,谢谢!
这首诗,首先突出落日奇观对人们的吸引力,以及能愉悦身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作用。之后,由近及远,由微观到宏观,再由远山收拢到眼前,把大自然的奇妙特别是落日奇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你面前,这一时刻人的心胸无限的开阔,大有“雄风万里出毫端,河山尽揽入胸怀”的喜悦。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